|
研究院成立仪式上,一批项目现场签约。(袁芳 俞永均 摄) |
记 者 俞永均 通讯员 袁 芳 6月18日,在中国(宁波)模具行业发展论坛上,宁波模具新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据悉,研究院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宁波乃至长三角模具产业发展需求,以突破产业急需的关键高端材料与先进技术为首要任务,在应用领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此次引进研究院,目的就是为了助力宁波模具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新成立的宁波模具新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院,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领衔。 “模具之都”面临新课题 作为中国“模具之都”,宁波拥有4000多家模具及关联企业。2020年,全市模具工业总产值616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21%,其中铸造模具占全国总产值的60%以上,压铸模、塑料模、冲压模的占比也分别达到了45%、16%与20%。 尽管如此,宁波模具产业仍然面临着高端特种模具钢材料、模具设计制造、加工工艺、检验检测配套设备等一系列技术瓶颈,具体包括: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高端领域布局不多;研发创新能力不强,高端模具钢、模具加工检测设备以及模具设计分析软件依赖进口;模具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有待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后续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去年9月,我市出台《宁波市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通过开展“五个一”建设,即一批优秀工业APP产品、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一批数字产业园,实现千家涉模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宁波建设国家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为“246”产业中的细分领域,模具将打造成为宁波的十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全市模具行业销售额突破800亿元,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中高端模具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国际领先的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 合力打造开放式平台 据介绍,宁波模具新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院由中特泰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主导发起,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具CAD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中信特钢研究院、上海交大、华中科大、清华大学等科研和高校机构共同建设,投资预算近5亿元。 研究院筹建负责人告诉记者,研究院将坚持“集成集优高点定位、市场主导两链协同、资源开放服务共享”的原则,由国内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的顶尖专家团队领衔,聚焦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五大方向13个领域、宁波模具行业24个“卡脖子技术”应用研究和上下游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努力打造模具新材料和模具“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基地、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及高技术新产业的孵化基地、产学研社会化合作的开放式平台。 成立大会上,中特泰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伟炜发布了研究院前期研究的重要成果——七款高端模具钢材料,并与舜宇精工等多家模具企业现场签约。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端模具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仍有较大差距。瑞典、奥地利、日本和德国等国高端特殊钢厂生产工艺大多属于核心机密,属于重点“卡脖子”技术的范畴。目前,我国高性能特种模具钢的缺口约20万吨。 据了解,此次现场发布的七款高端模具钢材料,优化了合金成分配比和模具镜面加工技术,性能高、成本低、应用性强,有效破解了高端模具钢材料的部分“卡脖子”难题。专家称,这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发布,为研究院的市场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面赋能模具行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宁波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模具钢热处理及精加工、标准件及非标件制造等环节,补齐模具工业软件、模具加工检测装备、模型测绘及模具检测服务等短板,加快实现模具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化发展,推动模具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成立宁波模具新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院,不仅是实现关键技术市场化发展、攻关‘卡脖子’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将全面赋能宁波模具行业转型升级,为模具行业高端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市经信局相关人士表示。 据悉,宁波模具新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院将重点聚焦模具产业的模具钢新材料研发、模具设计与仿真的数字化建设、模具设计与模具技术工程师培育、高端模具检测实验室等,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中特泰来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着力突破模具钢热处理及精加工工艺、模具设计与仿真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助力宁波全力打造高端模具标志性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