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易鹤)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大牵引性工程,也是为全国全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产业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维护粮食和生态安全探索新路。 通过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我市将打开共同富裕的“新空间”,推动实现空间格局大优化、产业发展大提升、城乡环境大改善。 推进产业用地整治提升 重新整合用地、建设新型厂房、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容积率、投资率、产出率、贡献率“四率四高”……一个曾经散落着27处企业(个人)用房、产业“低散乱”、亩均税收只有2万元的老旧低效工业区块变身成为全市首个未来工业社区。 鄞州姜山未来工业社区的蝶变,让人们看到了产业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的美好未来。 “抓好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关系到制造业发展空间优化和发展动力增强。”市经信局副局长童鸿根表示,我市将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老旧低效工业区块改造治理,强化企业入园集聚和小微企业园改造升级,强化“低散乱”综合整治,确保制造业发展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 此次市委全会通过的《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明确,将统筹全市工业用地及集聚区布局,建立“三区两线”的空间管控体系,加强控制线分级刚性管理,实行工业用地总量控制和零星工业用地弹性控制;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明确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税收等准入性指标,全面实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以乡镇工业园、村级工业集聚点为重点,推动低效工业区块向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双创园转型;实施用地、用能、用水、排污、税费等差异化政策,运用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盘活低效用地。 推进“城中村”动态清零 路畅通,水清澈,人气旺起来,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山水相依的韩岭老街如今重新焕发生机,从一个旧村落蝶变为充满文艺气息的网红小镇。 “‘城中村’改造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乡品质领先领跑、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兴景表示,“城中村”改造,拆的是“村”,变的是“城”。从“村”变“城”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拆和建,而是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将有限的城市空间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最终实现产城人共赢。 在刘兴景看来,宁波应坚持全市“一盘棋、一张图、一本账”,把姚江两岸、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北部核心区等板块作为重点,落实落细“一区一规划”“一村一方案”,推动集中连片改造,实现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动态清零。 我市还应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和产业功能培育,突出科创研发、金融保险、贸易物流、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的开发示范项目。 推进旧村“大搬快聚” 入住茅洋乡花墙村精巧别致的渔家客栈,观海潮、沐海风、尝海鲜;漫步墙头镇溪里方村的青石板路,体味山水风光、明清风韵;走进泗洲头镇何婆岭村的园林建筑,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平原小景…… 盛夏时节,行走在象山县一个个村落,犹如置身风情各异的山水画中。 以象山为代表的村庄梳理式改造,近年来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四梁八柱”的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市全面加快推进村庄梳理式改造,还存在制约和不足,不能适应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市政协委员魏章焕认为,推进我市村庄梳理式改造需要进一步打破认识壁垒,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强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村庄梳理式改造以人为本、因村制宜、精准施策的制度设计优势,持续注入改革动能,使我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应该突出先行示范。”市人大代表、镇海区发改局局长胡荣章表示,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必须坚持分区分期滚动推进,制定实施五年行动计划,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每个区县(市)都必须启动一批示范性的整治片区,尽快形成破竹之势,确保实现良好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