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贵的合影

本文作者(左)与瞿独伊先生(中)合影 (张善华 供图)

    

    

    

    

    

    

    我的相册里有几张保存了二十多年的珍贵合影,这是我与瞿独伊先生在她父亲“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拍的。

    上几天,我在“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名单中,看到了“瞿独伊”这个熟悉的名字。她是革命先烈瞿秋白的继女,母亲杨之华也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这位百岁老人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年,同样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二十岁时,她进过新疆军阀盛世才的监狱,但她立场坚定,五年后,被组织营救出狱。她与母亲一起努力为党和共和国工作,成为开国大典上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的人。然后,她去苏联筹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始终挚爱自己伟大的祖国。这次荣获“七一勋章”,她当之无愧!

    翻看合影,我回想起与瞿独伊先生相见的往事:

    1999年1月29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烈士一百周年诞辰。他的家乡——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了隆重的系列纪念活动。瞿独伊先生作为活动重要嘉宾,被常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从北京邀请到常州。那天,我也有幸作为“瞿秋白纪念馆新馆落成暨秋白铜像揭幕典礼”的嘉宾,参加了纪念活动。

    在瞿秋白纪念馆馆长赵庚林的引荐下,我认识了瞿独伊先生。年近八旬的她,身材瘦削,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面容和蔼,身板挺直,步履轻捷,丝毫没有龙钟之态。她外穿白色羽绒服,里面是红色毛衣。平易近人的她,面带笑容,像一位邻家大妈。

    我恭敬地上前向她老人家问候,并表达了对她父亲——瞿秋白烈士的崇敬之情!她微笑着同我握了握手,并对我为瞿秋白铜像捐款表示感谢!然后,亲切地邀我与同她一起从北京来参会的、《瞿秋白文集》主编温济泽先生合影(温先生两个半月后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我们又在瞿秋白烈士铜像前合了影,独伊老人左边的是《从书生到领袖》的作者陈铁建,还有瞿秋白铜像设计者、常州日报记者等。

    我一个宁波人为什么跑去常州为“瞿秋白铜像”捐款呢?

    1996年,上海王开照相馆常州分馆经营遇到困难,总部领导邀我去承包经营。我见照相馆东边是“瞿秋白纪念馆”(老馆)。作为文科生的我,十多年前就读过瞿秋白先生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多余的话》等作品;瞿秋白先生与鲁迅先生有着深厚的友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是鲁迅先生题赠他的;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第一个翻译《国际歌》;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因病留在闽赣边境,被国民党捕获,但他视死如归,唱着《国际歌》,喊着“共产主义万岁”,从容就义。我的内心对瞿秋白先生怀有深深的敬意!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纪念馆瞻仰瞿秋白烈士的生平事迹。得知纪念馆正发起为“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1899.1.29-1999.1.29)”铸一尊铜像的捐款活动。我主动与赵馆长联系,想为铜像捐款搞一次义拍。建议得到肯定,赵馆长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常州日报、晚报、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我讲了活动设想:通过一个月的义拍,把所得的营业收入捐给纪念馆铸铜像。活动一结束,我马上兑现承诺,把一万元营业款交给纪念馆。媒体再次进行报道,从而提升了王开照相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笔以我个人名义捐出的钱款,按捐款额排在常州柴油机厂(常州第一家上市企业)捐款五万元之后。纪念馆在馆内勒石予以表彰。

    两年后,瞿秋白铜像经南京晨光机器厂铸成运抵常州新落成的“瞿秋白纪念馆”。纪念馆赵馆长向我发出参加铜像揭幕典礼的邀请,我才有幸见到瞿独伊先生。

    这次,我在媒体上见到百岁老人瞿独伊先生,获得庆祝建党百年的最高荣誉,心里为她老人家感到高兴!同时,衷心祝愿老人家健康、快乐、长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