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荀子》 看治国理政和学习之道

    

    

    

    赵宁善 

    

    《荀子》思想深邃,内容丰饶,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中多次引用《荀子》原典,把古人智慧运用于当代实践,为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

    《荀子·王制篇》说:“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意思是,君是善于把百姓组织起来并使之群聚在自己周围的人。如果组织方式得当,那么万物都可以安排合宜,六畜也能繁衍生息,一切生物都能得享寿命。所以,饲养牲畜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荣茂盛;政策法令颁布适时,百姓就能被统一起来,有德才的人才会心悦诚服。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了“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这一名句,来说明我们党不管是制定国家的政策法令,还是地方的发展思路,都必须顺“时”而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仅要创造“天时”“地利”,更要创造“人和”的好时机,处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政策法令贯彻落实下去,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荀子·大略篇》说:“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意思是:君子出仕做官,能通过自己的政绩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减少治下百姓的愁苦。做不到这一点,还窃居高位,那就形同欺骗;而无益还享受着丰厚的国家俸禄,则无异于盗窃。所以,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而为官者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为国家和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一名句,并将原文中的“如学”巧妙地化用成“为学”,深刻地阐述了入仕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他又提出学习必须坚持不懈的三项要求:一要发扬挤劲,每天要挤出一定时间学习;二要发扬钻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苦功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要发扬韧劲,学习做事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工作能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