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翔 卷烟厂“卷”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的毕业生纷纷上流水线打包装。近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引发网友热议。拟录用人员的毕业学校里,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985、211名校,硕士研究生也为数不少。这和录用岗位“一线生产操作岗位”形成强烈反差。 看到这样的新闻,最常见的思维方式是:这些名校大学生怎么了?好不容易读个研究生,就为了去卷烟厂当一线的“制丝”“卷包”操作工人?这不是典型的人才浪费么?其实,企业的岗位和工作内容就摆在那里,名校的学生愿意来,企业也愿意要,两相情愿的事情,旁观者真没什么好感叹的。既然“人才”自己觉得好,他人又何来“浪费”一说? 事实上,名校研究生愿意去卷烟厂当一线工人,并不是河南中烟一家企业的现象,江苏中烟、湖北中烟、云南中烟、安徽中烟、重庆中烟等,无不如此。这充分说明,在名校毕业生眼里,卷烟厂是个响当当的好单位,能进去并不容易,不用靠关系,可以靠学历,已经很好很公平了。 哪怕是一线岗位,新人税前年薪也有15万元,还有每日包吃两餐的福利,确实很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只要能进去,并不意味着就要干一辈子的一线操作工。当上面的科室有了岗位空缺,基层员工中的名校研究生,相对而言晋升机会自然更大。“一线生产操作岗位”的工作,的确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来做,站在社会角度,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但在个人而言,却可能是思虑长远的理性选择。 明乎此,对名校研究生进卷烟厂当工人,我们完全不必为“人才浪费”而惋惜。相反,个体选择应该尊重,就业渠道本应多元,因为瞧不起一线操作工作岗位,哪怕高薪也不去干,那才有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大学文凭即便是研究生文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稀缺。可供选择的好岗位却没有随之同比例增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因此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激烈的竞争势必对那些看起来低端的工作岗位形成“外溢效应”。这些年,我们看到名校研究生去社区应聘、去小学应聘,就是直接反映。 其实,吸引名校研究生的,不是卷烟厂的一线操作岗位,而是卷烟厂的高收入高福利,因此最值得反思的问题应该是,卷烟厂的一线操作工人,为何收入那么高?卷烟厂的经济效益,到底有多好?高出社会平均产出一大截的利润率,是否真的合理?一边是国家大力控烟,另一边是烟厂巨额收益;一边是为了国计民生让烟草垄断经营,另一边是卷烟厂成为令人艳羡的单位,哪怕只是一线操作岗位,名校研究生也趋之若鹜……说白了,名校毕业生进卷烟厂当工人,不是毕业生有问题,是卷烟厂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