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琼 居民收入倍增、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让更多人的“钱袋子”鼓起来……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被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 在打造合理、有序、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市的路上,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财富分配格局,缩小城乡、行业和各个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同时进一步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完善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拓宽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并构建更广泛和透明的社会慈善体系。 “甬上乐业”2.0版,就业容量和质量要双提升 “充分实现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在“十四五”期间,全市人社部门将通过打造“甬上乐业”2.0版,持续做好就业工作。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就业的同时,我市将推进政策体系的完善,拓宽就业新渠道,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吸纳就业,支持和引导劳动者自主创业、从事新业态等灵活就业。到2025年,我市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我市还将分类施策,提供各类常态化援助。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先富带动后富,我市还将着力推动创业要素的集聚,以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扶持政策落地和创业担保贷款提质,进一步鼓励创业创新,带动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据悉,在“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推动每年新增创业实体10万家以上,让这些创业者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 为“知识变现”打造更多场景,健全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走向共同富裕,更需要“做大蛋糕”,为市民开拓更多的收入路径。 在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技术”已经成为提升收入的重要因素。在这家企业里,技术突出的人才在被聘为资深主任中级师、首席主任中级师等后,可享受公司中层乃至高层管理干部的待遇。同时,紧缺工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岗位补贴后,企业还将提供为期3年、最高3.6万元的补贴。 接下去的几年间,类似这样的“技术高管”“产业教授”有望出现在我市的各行各业。对此,我市将从体制机制上对“知识变现”进行更多保障。 记者了解到,通过提升宁波知识产权综合体功能,我市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挂牌交易、公开拍卖,并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资本化,到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要大幅提高。同时,科研机构、高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的自主权也将进一步扩大。 调低、扩中,用好财政税收调节器 在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看来,在全方位促进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通过再分配对收入进行二次调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兜住民生“网底”;紧扣社会救助的保障性职能,加强贫困群众生活保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夏学民告诉记者,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发展概念,更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因此,缩小收入差距,探索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在宁波,正不断进行着更合理、更接地气的二次分配。记者了解到,在“调低”和“扩中”的路上,我市正尝试多项探索,财政支出的结构正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中,将确保年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类支出的比例同样要在70%以上,对于大批中等收入群体,我市还将积极争取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试点,尝试通过适度扩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免税扣除,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