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一只孔雀慢慢从一对母女身前经过,不料,成年女子猛然伸手拽住孔雀的一根羽毛,并用力扯了下来……近日,这段拍摄于河北秦皇岛燕塞湖景区内的视频一经曝光,就遭到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事实上,类似这样的事件,此前已屡屡发生。在一些网友看来,有的人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地伤害景区内的动物,最大的原因就是这类行为很难受到惩处,就像此次事件,该女子最终并未受到任何惩处(7月20日《法治日报》)。 到景区或动物园游览,人们总禁不住想要亲近动物,与动物近距离互动,甚至有意无意做出一些对动物有伤害性后果的出格之事。比如,拔孔雀羽毛、逗弄或投喂动物等。这些举动曾因被列入不文明行为而备受舆论讨伐,但却常常因惩处不力而屡禁不止,甚至肆无忌惮。 应该说,游客向动物投喂食物或随手拔掉孔雀羽毛,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好奇与逗乐,无主观恶意。殊不知,动物园平日给动物准备的饲料都是有严格标准并精挑细选的,首要就是确保饲料没有农药残留、没有辐射等;其次还要定时定量、科学配餐。游客们胡乱投喂势必会打乱原有节奏与习惯,引发动物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甚至造成死亡。 在人类面前,所有动物处于被尊重、被保护的相对弱势。鉴于人们对动物充满的未知与好奇,规避游客对动物有意无意的伤害,需要景区管理者在制作出“为了动物健康,请您不要投喂”之类的醒目警示牌的同时,多些相关常识的普及和风险提示教育。比如,通过宣传橱窗或视频资料,让游客了解动物饮食、生活习性、随意投喂可能会对动物生命健康和游客自身安全造成伤害等。这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未知”与“好奇”,也让园方劝阻和游客监督有底气。 当然,制止伤害动物行为,不能仅靠道德教化和禁令约束,还须辅之以长牙齿、动真格的法律惩戒。当下我国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保护对象多为野外动物。对景区饲养动物和家养宠物等,还缺乏综合性的专项法规设计。这需要立法部门通盘甄别,考虑动物保护的范围、措施,尤其是要列出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情形的负面行为清单,并明确规定出相应的执法主体、可考证据和处罚标准。 只有让违规者付出“伸手必被捉”的违法代价,伤害景区内动物的频发势头,才有望得以收敛与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