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或诊所,常常能见到一样出现频率较高的物件——锦旗。有些科室还挂得满满当当,“妙手回春”“大医精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之类的金色字样覆在大红色布帛上,鲜艳夺目,营造了一种热烈氛围,给人一种强烈暗示。 外出旅游寻觅餐馆时,人们多半会选择人头攒动的那家。看病就医,这锦旗也有类似“人头攒动”的催化功效,能点燃患者的信任和期待之火,所谓“信则灵,诚则通”,这里面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起作用。 病人或其家属为什么愿意制作这么一面锦旗,医生又为何乐于将之悬于醒目处示众?这里面真的是一种纯粹情感的流动和溢出吗?也许是,也许不完全是。 经熟人介绍,笔者曾去某医院某科室某医生处就诊。几次下来,该医生态度确实可圈可点,但医术也就一般般。诊室里挂着好几面锦旗,那些感情浓烈、言辞真切的话语让我产生某种恍惚感,怀疑我们面对的是不是同一个医生。不过锦旗的号召力是显而易见的,与之相邻的另一同科诊室要萧条得多,我瞄了一眼,墙壁上也挂了锦旗,但只有孤零零一面,与我就诊诊室煌煌五六面的阵仗相比,气势上输了一大截。与此相呼应的是,那位医生枯坐斗室,显得形只影单。 在笔者的印象中,不光医疗行业,在派出所、居委会或某某传达室的墙壁上,都能见到锦旗的身影,上面“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之类的褒奖文字不一而足。锦旗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展示了一种社会评价,即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看到锦旗,人们莫名就会生出一丝信赖与好感。 锦旗大致属于一种“传统文化”,似乎老一辈人对它更有感情。时代在变,如今与锦旗同样功能的媒介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日益发达,各种“自嗨”“互嗨”此起彼伏,令人莫辨真假。比如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各种成就、业绩,网络交流时别人的一两句“赞美”“感谢”,通过截图而转化为一种肯定和荣誉。你还别说,这种信息发多了,俨然也包装出不少名家、名师、名人,让不明真相的领导同事、服务对象刮目相看。 去年疫情期间,笔者追过一部电视连续剧《产科医生》,留洋回来的肖程博士被“空降”为某医院产科主任。有一回,他将患者专程致谢给科室的锦旗扔进了垃圾桶,这让产科“老人”魏副主任难以接受,老魏气势汹汹地跑去兴师问罪。然而,肖主任和风细雨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治好患者是医生的分内之事,患者送锦旗表达感谢可以理解,但医院、医生将其作为一种荣耀宣扬则不地道了。他的这个理由或许说服不了魏副主任,但让我心服口服——细细思量何尝不是这个理呢! 锦旗自然有高尚、美好的成分,但现实中也糅进了诸多杂质,使得它成为一种工具,促成了某种目的的实现和某种利益的交换。也因此,锦旗的光环和成色难免暗淡了许多,尤其是那些刻意为之的,更令人讨厌乃至不齿。 笔者在教育部门工作,这两年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不得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这可憋坏了某些学校:有“甜”说不出,多难受啊!怎么办?他们想出了对策:假借家委会、学长学姐等名义,炮制感谢信、成长感悟、致学弟学妹书等,或明或暗地将成绩抖搂出来,然后通过朋友圈、公众号转发、接力,昭示于天下。更有甚者,还在评论区里自编自导“带节奏”,竭力塑造出一个光辉灿烂的形象来。 相比较而言,此等“妙招”真还不如红彤彤的锦旗来得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