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敏 通讯员 郑轲 前一分钟还在发朋友圈,晒球场、球拍;后一分钟起跳扣杀,落地后一阵钻心疼痛,直接负伤“退赛”。“80后”李先生一想起几天前的这一幕,还觉得哭笑不得。 “人过三十,肌腱、韧带的功能就开始退化。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运动、自我保护,所以中年人群跟腱损伤、断裂非常常见。”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骨科中心足踝外科主任陈良提醒。 李先生长期伏案工作,围着家庭、工作转,以往一周两场的打羽毛球活动已经放下好几年了。看着体重突破90公斤,李先生再也坐不住了,几天前,叫上以前的球友重回球场。没想到刚上球场就遭遇伤痛,李先生以为只是普通的足踝扭伤,坐在场边歇了好一阵,仍然站不起来,甚至脚后跟、小腿后方都疼了起来。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被送到国科大华美医院急诊科。 经过磁共振检查以及足踝外科会诊,接诊医生告诉李先生左脚跟腱断裂,需要手术。所幸经过腔镜微创手术,足踝外科陈良主任为李先生接好了断裂的跟腱,但术后仍需要3个月的休养才能重新下地行走。 只是一记跳起扣杀,怎么就把跟腱跳断了?自己还不到40岁,肌腱就这么脆弱了吗?“中年男性的肌腱就是这么脆弱!”陈良指出,跟腱断裂最易发生在3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人群。一方面是软组织老化,另一方面中年人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运动减少、核心力量下降,体重上升,两方面因素叠加,使得运动损伤极易发生。 陈良提醒,现代人运动需求越来越强,但运动前要注意三点:首先,人到中年,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要坚持循序渐进,不要过量,强度不要过大。特别是运动方式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相对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其次,日常要注重核心肌群的训练,运动前一定要进行热身,比如进行拉伸运动,让自己的关节、韧带有一个良好的过度,而非短时间快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最后,应该选择合适的护具、鞋子,比如打篮球应该穿高帮的球鞋,给足踝部足够的保护与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