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地域文化的融合里看见辽阔

——读帕蒂古丽散文集《蕴情的土地》

    

    

    

    

    

    

    鲍静静            

    

    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为当今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帕蒂古丽生于天山下多民族共居的村庄,父亲是喀什维吾尔族,母亲为甘肃天水回族,邻居多哈萨克族。成年后帕蒂古丽辗转奔波多地,后居宁波余姚。新疆是世界几大文明的交汇之地,帕蒂古丽曾在《混血的日子》里写道:爹爹似乎迷上了两种东西之间的搭配与混合。帕蒂古丽自己也是如此,会唱维吾尔族民歌与姚剧。

    从西域到江南,出生地与生活地迥异,文字有可能局限于自然风光以及婚姻家庭的狭隘范畴,帕蒂古丽能走出这样的窠臼吗?散文集《蕴情的土地》近日由宁波出版社出版,从民族群像到生命个体,本书收录了8篇文章。

    知名评论家袁志坚认为,“人和人的相遇,包括一个家庭和一个家庭的血脉联系,一个家族和一个家族的血脉联系,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的血脉联系,它一定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来推动。作者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叙事中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命运感、血脉、历史是他阅读这本书的密码。

    《弟弟的神坛》写的是在岭南生活的弟弟命悬一线,我从长江边赶去,妹妹从香江出发,疯癫弟弟马尔自新疆而来,一起跨过万水千山,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亲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向来是茶马古道上消解肉食的最佳饮品。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弟弟,第一时间想到茶叶与羊肉。他的身上传承了维吾尔族男人的精神与气质,作者从弟弟联想到父亲,这一点是毫不奇怪的。

    如果说在《弟弟的神坛》《七日》《我与你终有一会》中,帕蒂古丽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调动自身的生命体验,以血缘亲情为样本,引领读者徜徉于民族文化融合的河流中,显现了作者感性、温柔的一面。那么在《打开被折叠的生活》《在聚居的空气中》《在城市末端追赶生活》《墓畔回声》《沿着来路的风》中,作者则以第三方的客观身份,像拍纪录片一样为读者铺开了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杂处群像,呈现了帕蒂古丽对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性思考。

    知名评论家南志刚点评散文集《蕴情的土地》说:小人物故事,大历史记录,真性情文字,正能量体现。帕蒂古丽用行走的笔墨,记录时代、历史与特殊的族群。她通过讲述个体或一小部分维吾尔族人生活在内地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身处异乡的维吾尔族。

    这句话折射了本书的新闻性与文学性。

    帕蒂古丽是记者,这决定了她的散文的新闻特质。前五篇文章,作者以文化学者身份进行采访后整理成文。她的文字很有辨识度,非常简洁、质朴,行文没有回避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如在《打开被折叠的生活》中,她写道:“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穿越而过的杭甬大运河边,有几家新疆维吾尔族饭馆,门口还有卖馕和烤肉的摊子。越剧、绍剧的旋律和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民歌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街巷。”民族的融合不是刻板的标签,而是活色生香的现实,如音符一般美妙。“如今,柯桥这座新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围绕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同心共筑丝路梦。”多民族融合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新常态。

    至于本书的文学性,我想举《我与你终有一会》为例。文中写道,外祖父的雇工“妥老实”受委屈上吊自杀后,他的家人一怒之下强行把尸体埋在外祖父外祖母床下。母亲当时不满10岁,受到惊吓,后来精神分裂了。一次,她跟作者一起外出,一不留神,意外失散,一直没有找回来。多年后,旅途中的作者把对母亲的思念移情到列车上一个陌生的红衣女子身上……一字一句,帕蒂古丽的散文由内而外地散发着某种感染力。

    “我会带弟弟回趟大梁坡,去给父亲上坟。最好能住下来,自己种一些地,养一群羊,每天吃自己摘的菜、自己蒸的馒头,过一过当年的日子,让曾经熟悉的充满泥土味的空气,吸收平复掉他身上二十多年来在外乡积攒的所有疲劳和挣扎。”这是本书的结尾。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天涯咫尺,身处江南的西域游子离家再远,对故土也是魂牵梦萦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