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板上的界画


嵊县木板界画《一门三进士》清代

嵊县木板界画《田园生活》清代(应敏明供图)

    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木板雕刻,业界称为花板。一个“花”字,道出雕板题材的丰富性,人物、动物、山水、花鸟、虫草、博古等等,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花板源于纸画,白描、工笔、写意皆宜。这里所说的花板,特指一种由中国古老界画演变而来的木板画,我称之为木板上的“界画”。清代嵊县(现嵊州市)的木板界画,工艺卓越,存世量稀少,堪称木板界画的珍品。

    界画原本是画在纸上的,它起源于建筑设计样本,因为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晋代已有,隋代已经画得相当不错,唐宋时成熟。现存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是中国最早一幅大型界画。宋代的著名界画有《黄鹤楼》《滕王阁图》等。界画的表现对象,在广义上包括宫室、器物、车船等,狭义上则专指亭台楼阁。界画的创作宗旨是,工整写实,造型准确。建筑在界画中占主导地位,台榭、屋木、宫观、回廊等依山而筑,山川景物异常秀美,犹如仙境,其中人物活动安宁祥和,反映宫廷贵族和民间的理想生活。明代始更注重文人画,界画的地位日渐式微,《明画录》写道:“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

    江南明清木雕,浙工是翘楚,其中名气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东阳木雕,然而嵊县木雕在收藏界的口碑丝毫不逊于东阳木雕。嵊县木雕雕工独特,艺术性强,其中对古老界画的传承独树一帜,并赋予界画新的生命。

    这一切,跟嵊县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嵊县古时称剡,李白诗中“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县。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游历嵊县,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比如杜甫的“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陆游的“会当游剡去,支许有深期”等等。嵊县还是王羲之、戴逵等人的居住终老地。被后人尊称为“雕圣”的戴逵,是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和画家,他对嵊县木雕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嵊县木板界画,以唐宋界画为样板,以建筑为主体,雕刻极为工整细致,比如门窗、回廊的纹饰,精细到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这对雕刻板材和雕刻手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木雕板大都选择樟木、杏木,界画雕板则只选用川楠,因为川楠切面更光滑,木性更细腻坚韧,板子入刀不裂不崩,哪怕细微处都能处理得有棱有角。在雕法上,嵊县工匠创造了独门浅微雕手法,把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的建筑细部,刻画得毫发毕现。浅微雕都是清雕,藏不住任何败笔,这就要求工匠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刀法必须犀利,这非常考验工匠的手艺和耐心,非屏息静气、全神贯注,难以完成一副出色的作品。

    这些木板上的界画,建筑以平行线和直线为主,讲究对称之美,设计感很强。用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今天的建筑效果图。当然,界画毕竟是画,除了建筑,它有山有水有树木有祥云,有人们生活其间。嵊县的木板界画费工费时,工艺要求又高,决定了它是木雕中的稀有品种。

    我收藏江南木雕近三十年,一直在寻访嵊县木板界画,其间走访过嵊县有关村落。嵊县木板界画大都为清代建筑上的门窗腰板,尺寸最大的,长六七十厘米,宽一二十厘米,一般的长三四十厘米,宽一二十厘米。嵊县木板界画,当年就不多,现在存世量更少,或不过百片。据我了解,甬上著名收藏家周巨乐先生收藏有五六片,其中两片最为精彩,题材是“一门三进士”和“吹箫引凤”。我也收藏到三四片,其中一片最经典的,反映了古人的田园生活。

    下面我对这三块花板略作介绍:

    一门三进士:建筑重叠,飞檐翘角,绣窗雕栏,阁道相连,灯笼悬挂,树木环绕,三进士围桌而坐谈笑风生,两书童在旁服侍,绣楼上两女子头梳云髻,左顾右盼,生动地反映了达官贵人的闲适生活。

    吹箫引凤:建筑占画面三分之二,左上方翱翔盘旋着两只凤凰,一翩翩公子在阁台上吹箫引凤,老人、小孩和几个身材窈窕执团扇的女子在眺望。箫声回荡,一片祥和。

    田园生活:楼阁一字排开,殿脊上整齐排列着块块灰砖,雕梁画栋,角连拱接,山石树木精细缜密,其中描绘着捕鱼、耕作、插秧以及老少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场景。人物描写线条遒劲,生动而有古意,有魏晋之风。

    上述三块木板界画,共同点是建筑描绘细致而有气势,楼台、殿阁、水榭、回廊依山水而建,整体雕工精湛,繁而不乱,清秀俊逸,美不胜收。

    民间艺术里我偏爱花板,花板宜上手把玩,更重要在于花板的题材涵盖着传统文化的内容,艺术性很强,容易和人产生共鸣。而传承于古老画种界画的嵊县木板上的界画,以其独特的面貌和高阔雄奇、工谨绚丽的艺术感染力,鼎立于中国民间艺术的长廊中,今天依然璀璨生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