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柴桥“十三行”

    

    

    胡嘉成 

    

    穿山半岛上的古镇柴桥,依山望海,自古与外界的交通便捷,有陆路也有水运,镇内曾有每天往返宁波的内河客货航船。自明代起,柴桥就是周边地区农副土特产交易的重要集市。清乾隆年间,设定农历逢“一、六”为大集市日,“三、八”为小集市日,柴桥更成了周边地区海鲜与农副土特产的著名集散中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还被称为“小宁波”。

    当年柴桥主街的“上街头”有一家从事海鲜集散的“十三行”商家,其名头响彻周边和下山(当年对舟山群岛诸岛屿称谓)地区。“行”是人们对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店铺的传统称谓,如米行、电器行等。这家海鲜集散商家称“行”,足见其规模很大,而数字“十三”指的是营业店铺“门面”数。

    当时柴桥有天一街、西横街、鱼山街、后街、桥下街、主街等商贸街,其中长达500米的主街,南起栅栏门口,自南向北过横跨芦江河的柴桥,至石柱头的西横街口折向东北,止于原薛家桥。主街上有上街头、中街、下街头三截称呼,上街头约200米长,从栅栏门口向北约120米有一条蒲鞋弄,再过去50米有一条茶亭弄。“十三行”就坐落在蒲鞋弄口至茶亭弄口之间的近50米的街区中。虽然每家门店都有负责人“阿大”,但因各门店的经营范围相同,而且最早的老板是同一人,因此人们将这些店铺以“十三行”统称。

    当年的“十三行”名声响亮,柴桥周边的梅山、郭巨、白峰、大榭、昆亭和三山(现为春晓)的活蹦乱跳的近海“涂鲜”,如弹跳鱼、蚶子、圆蛤、蛏子、泥螺,及海涂涨潮时的旗鱼、秃鳗鱼(比目鱼)、小虾和小蟹等“张网货”,除了在上街头的栅栏门口至蒲鞋弄口的街两侧有自行设摊交易外,多由“十三行”代销。“十三行”还包揽了虾峙、六横、沈家门、定海、象山等渔港捕获的透骨新鲜的乌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梭子蟹、海鳗等大宗海鲜的买卖,因此“十三行”成了当年柴桥周边买卖海鲜产品的专门场所的代称,无人不晓。

    “十三行”交易的闹猛场景,令许多老年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每天清晨东方露出鱼肚白,“十三行”里的伙计们就打开店铺的排门开张营业了。为了使交易的人们在往来两侧店铺时不致日晒雨淋,当街上空还有日张夜撤的帐篷,帐篷底下行人如梭。“哪,上秤喽。”“哪,上账喽!”沙哑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掌秤的伙计一边给海鲜称重,一边报喊出正在交易的海鲜的品名、规格、重量和金额,让账房先生及时记下一笔笔账目。

    “十三行”经营的,除了新鲜的海货,还有鳗鱼鲞、黄鱼鲞、乌贼鲞、龙头烤等干货,它们事先经过人工剖肚、清洗、表面搓盐等加工工序,再经阳光照晒而成。咸鳓鱼以及海蟹加盐捣舂制成的蟹浆、乌贼膘肠(墨鱼蛋)、“三矾海蜇”等“咸磕磕”的海鲜产品,大部分出自渔港的渔民之手,小部分是鱼汛期供大于销时“十三行”自己加工的,准备在淡季售卖。由于也经营散发浓郁气味的干咸加工品,因此在柴桥及周边人们口中,“十三行”又被称为咸货行。

    “十三行”的经营既有零售,也有批发,来批发的大多是挑着货担走村串户的行贩。为了吸引顾客光顾,“十三行”还常年向顾客分发赊账凭证。双方约定,顾客来店里的每一笔消费,无论是小额的日常需要,抑或是大额的婚丧嫁娶措办,“流水”记录即可,不用当场付款,只需在每年的上、下半年分别结算一次。上半年定在端午节前,下半年定在腊月廿三祭灶神的小年夜前。到时由“十三行”派伙计带上店里的账簿,上门与顾客核对并收款。赊账的凭证称为折子,是一个用狭长的白纸折叠成数十页的小本子,大小犹如现今的扑克牌。持折子的顾客来店里发生的每一笔买卖,都会由账房先生在折子上加以记录,记录的内容和店里账簿上的一致。顾客不用当场付钱,只要在账簿所记录的当日金额上按个手印,就可拿上折子和购买的鱼鲜回家了。

    为了满足顾客尝鲜的小额购买需求,对于较大的整条海货,“十三行”经常化整为零地剖成小块,并按鱼体的不同部位明码标价。剖解成小块卖的有大鲨鱼、大马鲛鱼、大海鳗等,还有现今市场上难觅身影的毛鲿鱼。

    因海船抵达穿山码头的时间不定,“十三行”打烊时间也没有定规,起五更落半夜是小菜一碟,甚至隔三差五地通宵闹猛。在当年没有电灯的夜晚,“十三行”在所有店堂中央的上方高挂起一盏亮堂堂的汽油灯,再在账房先生的账桌上点一支蜡烛或放一盏美孚灯,方便其上账。

    灯火通明的“十三行”是当年柴桥镇夜晚的独特一景。客去人散,几爿店堂里仍回响着清脆的“噼里啪啦”声,这是账房先生们“拷账”的算盘珠子声,与串街走巷的馄饨担的梆子声,呼应唱和在古镇沉寂的夜空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