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瓞绵绵”雕塑作品。(余建文 摄) |
|
用瓦片拼接的照壁。 |
|
后畈村“下沙月色”缸瓦雕塑。 |
|
缸瓦制作的“铁犁耕牛”,极富山乡特色。 |
编者按: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留下了众多的手工匠人和非遗技艺,他们是乡村“活”的文化记忆。在艺术“点亮”乡村的新风吹拂之下,“老匠人”焕发了“新生命”,为“老手艺”赋能“新生活”,让“老传统”站上“新舞台”。 从本期起,本版刊发系列报道,展现在“艺术乡村”运动推动之下,宁波乡村匠人激发新思维、新创造,绽放亮点特色,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记者 余建文 初秋的大堰,山色青翠,空气清新。沿着弯弯曲曲的鹅卵石路,走进后畈村,村道旁、水塘边、房前屋后不经意地冒出一个个用缸瓦制作的、造型各异的景观小品,让村庄顿时有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后畈村是个千年古村,近年来,因为别具一格的缸瓦艺术,古村名声大噪,成了“网红村”。这其中,董位飞、董孟飞两兄弟功不可没。 董位飞今年60岁,比弟弟董孟飞大6岁,两人的房子挨在一处,都是传统的木雕匠人。记者走进院子时,董孟飞正在雕刻一个紫檀木的笔筒,筒壁上的梅花兰草若隐若现。他拿出一个新做好的黄杨木摆件,一只青蛙趴在石头上,作捕食状,活灵活现。 “我16岁开始学习红木雕刻,没想到在50多岁时,会爱上缸瓦艺术。”董位飞笑着对记者说。2015年,村里搞环境整治,清理出大量的破缸罐、旧砖瓦、酒缸,村干部正愁没地方安置。“瓦缸极富乡村生活气息,用来做个雕塑,岂不正好?”董位飞主动向村里请缨。他突然想起了一首唐诗,“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花了十来天,董位飞便做好了一个铁犁耕牛作品,披着蓑衣的农夫吆喝着水牛,挥着鞭子在梯田中犁地,耕牛的身子、四肢、牛头牛角都是用大小不同的瓦缸、缸瓦片巧妙连接而成,农耕气息扑面而来,大伙见了都拍手称绝。 用缸瓦材料制作雕塑,与寻常的木雕、石雕区别很大,要利用材料原有的弧度和质感,并加上奇思妙想。“要先画好设计稿,脑子里有了图,再根据需要,对瓦片、瓦缸进行切割加工、拼接。”董位飞说,缸瓦艺术作品看似比较粗犷,做起来难度可不比木雕小。在村庄巷子里,有一幅长约10米的“鹤鹿回春”照壁,是董孟飞用数万片红黑两色的瓦片,一片片拼出来的,古朴而自然。村庄中央的花园池塘里,竖着一个14米高的“下沙月色”装置,弯弯的月亮由片片缸瓦拼接而成,在流云中穿行,与村舍、古樟融为一体。董位飞自豪地说,单这个装置,就做了4个多月,现在已成为后畈村的标志性景观。 短短四五年间,董家兄弟在后畈村里制作了“瓜瓞绵绵”“司马光砸缸”“放牧图”等十多个缸瓦装置作品,使后畈村成为宁波唯一的缸瓦艺术特色村,也让废弃的破缸碎瓦派上了新用场。董位飞说,以前瓦罐扔在墙角没人要,现在“变废为宝”,一个缸能卖一两百元钱呢。这些精致的缸瓦作品与村里的老房子结合在一起,赋予山村清新的艺术情调,不仅接地气,还经得起日晒雨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缸瓦艺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带动了后畈村的旅游经济,村里引进新的民宿,也带旺了农特产品销售。 董位飞是个“全能”匠人,除了木雕功夫了得,他还会做漆匠、骨木镶嵌。但是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像董家兄弟这样的传统手工匠人,活却越来越难做。“现在连红木家具制作都标准化、简约化,精雕细刻不再风光。”董孟飞说,他们不敢把制作的木雕作品摆到市面上去卖,怕被人仿了去。因为现在的3D打印技术,可以依样大批量、低成本复制,手工匠人无力与之竞争,生活愈发艰难。“现在,已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木雕了,因为无法养活自己。”董位飞对此颇为伤感。 艺术“点亮”乡村,这一轮新型乡村改造运动,让董家兄弟看到了乡村匠人的新出路。“像缸瓦作品,它的灵魂就在于能和乡村生活完美契合,具有新的生命力。”董位飞利用自己木雕手艺根底,努力向缸瓦艺术转型。 凭借着几年来在后畈村打造的“样板”,这两年,董位飞频频受邀,向外输出他的缸瓦艺术。在鄞州东吴镇,他用瓦片制作了两个直径1.2米的照壁。前不久,云龙镇葛村邀请他制作一道10余米长的艺术墙,“我还进行了创新,用缸瓦碎片拼出各种字来,用途也更广泛。”上周末,董位飞再次去东钱湖城杨村洽谈,准备打造一面以红船为主题的缸瓦艺术墙。“我一直有个想法,希望在宁波找个适合的地方,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用缸瓦艺术做出一面九龙壁来,寓意我们乡村发展如蛟龙闹海,蒸蒸日上。”董位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