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孙晖 镇海区委报道组房晓暾 通讯员张羽)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昨天下午,镇海庄市街道钟包村田长陈麟,来到自己的责任田巡查。“村级田长每周一次下地巡查,耕地‘非粮化’、违规搭建棚舍、田间杂物堆放等都是重点巡查内容。”陈麟告诉记者,“田长制”推行后,责任落实到人,实现闭环式精密管理,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农田环境也越来越好。 镇海现有耕地9.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5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2.47万亩。为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镇海在我市率先推行“田长制”,实现耕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该区分级设立总田长和田长,总田长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下设区、镇(街道)、村三级田长,覆盖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田长要对责任区内农田的监督管理与保护利用工作负责。 各田块的“田长制”公示牌上,公示了各级田长的名单以及村级田长的联系方式,并明确了耕地保护职责。各级田长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九龙湖镇田杨陈村党总支书记、田长沈方近日下地巡查时,发现粮功区北侧农田里有一处违规搭建的农田管理房,和承租户沟通后,立即组织人员予以拆除。“镇(街道)、村级田长发现的问题若难以解决,及时上报区‘田长制’办公室,协调区各相关部门统筹处置。”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辉介绍。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田长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做好“美丽田园”的提升文章。在沈方带领下,田杨陈村今年打造了“稻海粮仓”项目,推广“稻虾共生”模式,并设置稻文化小品,将广袤田野变成“美丽公园”,让农田在生产粮食的同时还能发展乡村旅游。 截至9月底,镇海各级田长已发现问题点位152处,跟踪解决136处;全区“非粮化”整治完成率71.4%,“即可恢复”耕地整治完成率102.1%,进度均居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