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法在法,而其妙在人

——李忠庆其人其书

李忠庆,1945年生,舟山定海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宁波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宁波书画院秘书长、宁波市文联组联部主任。

李忠庆书法作品
(方向前 供图)

    

    

    

    

    

    

    方向前            

    

    人们常用“字如其人”来描述写字与为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字会流露出书者的性格和情感。诚如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所说:“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

    苏东坡对此也颇有洞见:“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苏轼不但将字体拟人化,还将书法人格化了:“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按东坡先生的意思,看一个人的字就可知其为人,甚至还可从字里看出是君子还是小人。这一说法或许有点偏激,但苏轼此言也道出了历来人们对书家人品之重视。当前,艺术领域大力提倡德艺双馨,就是对艺术家“人品”的看重。

    书法关乎“人品”,更关乎性格,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的《艺概》对此有过精辟论述:“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刘氏直接指出了不同类型人的书法气质与特点。

    言归正传。我与李忠庆先生的第一次交往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刚从余姚调至宁波工作,因为入书协之事,去市文联组联部咨询相关情况。李先生热情、认真、严谨的工作风格,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现在看来,李先生的这份认真与严谨,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他的书法创作中。

    书风端雅庄重,结字谨严平整,线质厚实,法度讲究,传统功夫深厚,这是我对李忠庆先生书法的总体印象。

    我所见李忠庆先生日常写得最多的是楷书,尤其是小楷。楷书反映一个书家的内功,写楷书忌“板滞”,忌“紧结”。苏东坡指出,真书(楷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作为一种书体,楷书不一定非要写得四平八稳,它有时也可以像行书、草书那样,抒情达性,书写自由,充分表达书家的感情和思想。李忠庆先生的楷书,如其行事风格,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平整严谨,毫不懈怠。但若细细品味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书家在行笔时稳重淡定,书写时放松自由,偶以“楷中有行”的牵丝映带,写得游刃游余。

    近日,江北政协书画院正在举行“翰墨颂辉煌——李忠庆小楷作品展”,展出的几十件泥金扇面及小斗方小楷作品,展示了书家对小楷艺术的探索。扇面是一种很难把控的书法创作形式,对当代书家而言,尤其是一种挑战。扇面虽小,其艺术容量及价值却不容小觑,它要求书家在章法布置、书写技巧及书写内容等方面用心经营。就拿扇画来说,高质量的扇面书画往往技法细腻,画面内容丰富,用纸、用色都十分讲究,倘若采用“大写意”,欣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小”扇面里蕴含着“大”功夫。

    小楷《浪淘沙·北戴河》是这次展览的其中一件泥金扇面作品,全篇共70字,总体布白较疏朗。此作有两大精彩处:

    一是笔法、字法精到。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作字唯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此扇面笔笔精到,线条到位,线质厚重而灵动,每个字的上下笔画之间,上下字之间,乃至左右行之间,均显得连贯、通畅而又彼此照应。虽是规整楷书,然能做到形断意连,点画富有变化。如“大雨落幽燕”之“燕”字,“廿”字头的竖笔起笔,均以露锋入笔,但落笔方向、轻重各异,产生的竖笔起笔形态各有不同,收笔处,左竖重,收笔回锋,右竖轻,收笔露锋,形体上做到上开下合。“燕”的中间部分,在笔法和结构上力求多变,如“口”两边的“北”字,左收右放,左低右高,左小右大,在造型上也不同。尤其在“燕”下面的“灬”处理上,各个点的形态、方向、大小不相同,彼此间达到了笔意连贯、牵丝映带,可见书家熟谙书法“求变”之道。

    书者的“静”与作品的“静”,是《浪淘沙·北戴河》的又一特点。“静致”是一个成熟书家的内功,是书画作品的一种高境界,也是古今书家普遍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朱熹曾对“静”作如此释读:“静,谓心不妄动。”写字前书家静心养神,研墨读帖,只有保持“静”的心境,才有可能写出作品“静”的境界。在这件作品中,书家行笔时不激不厉,笔墨间圆润无躁气。

    如何赏读一幅作品,叶圣陶先生对弘一书法的评介,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叶氏也是一位书法家,他却自谦道:“我不懂书法,然极喜欢弘一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卑不亢,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除小楷外,李忠庆先生也常作行草,偶书大楷,且为不少名胜古迹题过字,其中以“超然阁”三字最为精彩。此作取法唐楷,既有唐楷的严谨,写出了大唐之大气象,厚重中不乏生动,端庄中不乏活泼,此作又融合了“二王”书法的意味,帖派书法的秀美,笔法讲究,结字自然舒展。“唐楷”与“二王”融合自然得体,堪称一件难得的佳作。

    李忠庆先生的行书以“二王”为宗,秀美俊朗,风格上与小楷大体一致,在章法与字法上,行书更具变化,收放、开合、疏密、长短、粗细互为对比,书写节奏抒情感强,行笔自由畅快。

    明代宁波书法家丰坊在《书诀》中讲到:“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伯喈(东汉书家蔡邕)以下皆然。米元章称谢安石之《中郎帖》、颜鲁公《争坐》书有篆籀气象,乃其证也。”书法艺术需要师法古人,需要兼蓄并收,而默默耕耘则是求精路上的不二法则。作为老一辈书法家,李忠庆先生一直很低调,低调得甚至有些寂寞。他把自己比作书法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其书斋取名曰“浪花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