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觅“生土建筑”

镇海口海防遗址安远炮台,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化晦溪的古碉楼。
浙江松阳三都里庄的生土民居群。

    

    

    

    桑金伟 文/摄        

    

    宁波有“生土建筑”吗?回答十分肯定。只是我儿时所见的已多是生土建筑的残垣断壁,到后来,整幢的生土建筑只能在远离市区的山村才能见到。如今,在山村也不易找到了。

    我对慈溪浒山老城内的生土建筑了如指掌,源于孩提时的“诱蜜蜂”。因为蜜蜂喜欢在这种土墙上打洞做窝,我们就用小草梗去“诱”(即诱捕),嘴里还哼着自编小调:“蜜蜂蜜蜂进进洞,我勿是抲侬,我抲南山爬爬虫。”捕来的蜜蜂装在瓶子里,里面有油菜花等着它。放学的路上尽寻这种土墙,从东门绕南门转西门,最后回到北门的家。

    所谓“生土建筑”,是相对“熟土建筑”而言的,说白了就是没有烧结过的,文绉绉地说是“主要以未焙烧而仅做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

    生土建筑就地取材,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优点很多。因此,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但它所筑之屋开间都不大,开窗受限多,有光照不足、通风不畅、潮湿等缺点。

    回溯中国建筑史,用生土做主材料的建造手法,已有数千年历史。生土建筑曾是早期建筑类型中的老大,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生土建筑的分布十分广泛,据载10多年前在我国中西部12个省份中,以生土建筑作为农房的比例超过20%,在甘肃、云南、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区,这个比例甚至超过60%。

    据称,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建筑群是新疆的交河故城,观后让我惊叹不已;在甘肃、山西等省随处可见的窑洞也属生土建筑;福建土楼以生土墙来承重,也可说是生土建筑;浙江丽水松阳的生土建筑民居群,也颇成景观。与这些相比,宁波的生土建筑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宁波的生土建筑却有着大家可能还未意识到的亮点。

    位于镇海招宝山南麓乌龙岗下的安远炮台,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时期所筑。光绪十三年又扩建,次年告竣。安远炮台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炮台采用黄泥、沙砾、石灰“三合土”夯筑而成,拌和时用的是糯米粥。我儿时一直听老人说“三黄土(三合土的俗称)”加糯米粥比水泥还牢靠。

    炮台西北有一环形圈墙的遗存,墙体高6米以上,厚度约3米。我用手抚摸,仍能感触其牢固程度。同样是环形夯土圈墙,福建土楼就无法与之相比。说不定这就是糯米粥的功效。

    生土建筑的承重墙往往有两类:用未烧过的泥坯砖砌成,称为“土坯建筑”;以泥土为主材料夯筑而成,称为“夯土建筑”。后者多于前者,前者在宁波更少见。镇海安远炮台属后者,故它是正宗的生土建筑。更难得的是,它是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军事设施,这在全国很少见。

    大约20年前,我在奉化的一些山村寻到一批生土建筑,如萧王庙镇林家村有几栋生土建筑,不过村民已用熟土砖块和石头加固过,但仍很有味道。

    在嵊州、余姚、奉化三地交界处的晦溪,其地属奉化,听说现改名为“明溪”,那里的一片生土建筑群比林家村的更原汁原味,不知现在是否安好。我在那里还发现一座古碉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座碉楼是百年前村民为防范土匪强盗自发所建,它呈六角形,分三层,外围由黄泥夯成,总高约10米,中层设有瞭望孔和枪眼,最高层由木作构建。站在碉楼上,隐约可见村西北角的晦溪古道,早年此古道是晦溪上游的壶潭等村山民进入溪口镇的主路。

    这种生土古碉楼,在整个江南地区都十分罕见,看来古村历史不一般,我得先查查其史料:晦溪曾有过晦溪乡的建制,原名“汇溪”。现属溪口镇,曾属余姚。据说南宋时,单钦才德超群,与朱熹交好,致仕后归隐汇溪,自号“东隐”。朱熹到奉化讲学时,受单钦相邀造访了汇溪村,被这里的山水深深吸引,离别时以诗相赠。后来汇溪村人为纪念朱熹光临汇溪,就以朱熹的字号,把汇溪改成了晦溪,村名也改成了晦溪村。

    此地又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支路,是文人墨客流转四明山腹地的要道之一。

    现在很多人把夯土建筑与贫穷、落后画等号,殊不知古代的大雅之堂都用夯土筑建。《诗经·大雅·绵》中写到筑夯土情形:“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生土建筑以泥土为主材,夯筑中也有加入碎石、瓦砾或竹片、木枝等辅材的。使用的传统夯筑工具主要有:夯架、扣框、夯杵、拍浆、畚箕、铁板耙等。

    为增加夯土墙的抗湿、抗震能力,先要根据地质情况开挖墙脚至硬土层,然后开始砌石基。石基砌至高出地面一尺左右,才可以夯筑墙体。夯墙时往夯架里倒入湿度适宜的墙泥至模板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耙平墙泥后用夯杵捣夯,然后可加入些辅材以增拉力。在每一“坒”中往往在夯架里要添加3次泥土。当然“添次多、添量少”,每次都夯实,质量就高,工期则长。夯实定型后就可以拆卸模板,再往上筑第二“坒”。“坒”是上了字典的宁波方言,意为“层、迭、排”等,也有“相连接”之味。一堵夯墙就有若干“坒”相接,一“坒”墙土,又有若干层捣夯面相融合。而若干堵夯墙又构建起一幢幢夯土建筑。筑成后,辛劳者怎不雀跃欢呼,致“鼛鼓弗胜”呢!

    30年前在西藏,我曾看见100多人排着方队,和着歌声、踏着舞步、手捶石夯,用富有节拍的脚底动作代替夯杵,来来回回地踩实夯墙上的三合土平顶,当时我动情地加入方队中。今天你若去西藏,也许还能见到这种“打阿嘎”的劳动场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