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日,山西忻州网曝原平市第一小学某班级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将学生分为11类。分类包括“权势垄断部门子女”“领导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2日学校工作人员回应,已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部分班主任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该做法欠妥,已对其批评警告(11月2日红星新闻)。 将学生分为11类,如“企业老板子女”“成绩不好学习差的学生”“离异单亲学生”等,这样的划分着实令人咋舌。虽然学校称这是“部分班主任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但作为管理者,学校的责任难以这么轻易撇清。 统计“离异单亲学生”“领导子女”等,并非简单的多管闲事。给每个学生贴上标签,这样的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难免会让人质疑接下来学校会对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区别对待,根据学生家长身份“下菜碟”,从而加剧“拼爹”的不良风气。 而且像家长是否有犯罪前科、学生家长是否离异等,这些属于个人隐私,学校进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不应触及,现在还以此将学生进行区分,侵犯了学生及其家长的核心隐私,涉嫌歧视离异单亲、学生家长有犯罪前科、成绩差等学生家庭,可能会对这些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这样的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已经严重“跑偏”,不是蠢而是坏。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本应该是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更好加强家校合作,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但一些学校严重“势利眼”,制造了教育不公。 类似问题屡屡发生,比如有小学老师因有学生家长在殡仪馆上班,就孤立其孩子、公开在家长群辱骂威胁家长,有的教师甚至根据家长官职的大小来决定其能否入选家委会。此前,深圳一幼儿园还调查学生家房子有多大、房价多少,同样引发了舆论热议。 教育应该“雨露均沾”,学校不能制造教育不公,要坚守教育公平,不能功利与势利,让学校沦为名利场。对待孩子应该有教无类,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学生区别对待。虽然学校停止了这样的学生家庭情况调查,但对此的质疑、追问、追查与反思不能停止,不能因为涉事学校迫于舆论压力“自行整改”,就不了了之。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沐浴在温煦的教育阳光下,能得到全社会的公平对待、温柔对待,能享受教育公平的红利,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教育效率最大化,也能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