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骏华 宁波不仅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以米香、鱼香、书香、墨香为代表的“四香”也蜚声中外,甬上工巧更是颇负盛名,其数量之多、层次之高、内涵之深,实为罕见! 今年7月,《甬上工巧》由宁波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宁波通讯》杂志2015年至2019年关于“甬上工巧”的51篇美文。分为五大主题:肴食之鲜、竹木之秀、金石之坚、丝帛之魅、杂艺之博。篇幅或长或短,形式不拘一格,各位作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提炼,采访、挖掘“甬上工巧”的前世今生,以独特的视角,探寻文化元素,将工巧渊源、演进传奇、逸闻趣事、传承创新等一一解码,娓娓道来,以此连接个人情感与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六艺乾坤道术延,万方才略望青天。《周礼》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古往今来,在宁波这片热土上,从来就不乏能工巧匠、奇工哲匠。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道法自然,追求卓越,尽心守护老底子的记忆,捕捉稍纵即逝的创新灵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甬上工巧》集中展现了一批醉心本行业的民间手艺人,他们可能名不见经传,年龄、性别不同,经历有别,风格迥异,却都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守望着精神家园,坚守、捍卫着各自指尖的信仰,可谓殊途同归,感人至深。 力挽绝学悬日月,身披肝胆世人奇。在宁波,提起始创于清同治年间的“赵大有”糕团店,可谓妇孺皆知。这家百年老店的名点“龙凤金团”更是宁波人寿辰、乔迁之际必不可少之物。第四代传人赵文海老先生回顾其70年的糕点制作生涯时曾感慨:“我没有放弃糕点,我把这些手艺都传承下来了。”“龙凤金团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大有”留住了老宁波舌尖上的记忆。甬上工巧浸润先辈们的智慧,其技艺传承可以是家族范围内,也可以是导师带徒制。在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发现了一批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往往祖孙、父子或师徒传承。现在,许多甬上工巧有了传承基地,老师傅们不时会去那里指导教学,以期将自己手中的技艺发扬光大。 学无止境风兼雨,院俊庭才伴月圆。“城外和丰纱厂,城内红木工场”,这句顺口溜在宁波人口中广为流传。甬式家具以其质地厚实、样式精致、工艺繁复,自成体系,广受好评。曾被评为我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胡镇兆先生是当代本土家具设计的先行者,他的设计“既拓展传统又融入时尚,同时还有很强的实用性”。正是这份坚守与创新,不仅使他在行业内声名渐隆,还为中国传统创新工艺家具行销海外市场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巧呈祥击鼓切,艺端入玉采薇联。20多年前,徐敏杰偶然拾起麦秆,发现它晶莹剔透、温润如玉,他非常兴奋,剪、拼、贴、烙,在心跳加速间创作完成了第一幅麦秆画《虾趣图》,从此便与麦秆画结下了不解之缘。麦秆画缺少范本及参考资料,徐敏杰只能结合绘画功底,尝试借鉴山水画、版画等特点,不断琢磨,融会贯通。折草为画,匠心独运,徐敏杰琢磨出的这一艺术形式,逐渐为大众认可喜爱,荣获不少工艺美术奖项。2002年,金庸先生在象山影视城收到一幅徐氏麦秆画《神雕展翅图》,鹰目炯炯如炬,羽翅纤毫毕现,先生久久不肯放下,连声称妙!如今,徐敏杰已是象山麦秆画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作品作为当地特色礼物常常送给八方来客。他希望等自己“做成领头羊后,想学的人就会多了”。创意设计是“宁波制造”转型升格成“宁波创造”的一剂良方。 柔和、坚定,这是甬上工巧的初心。工匠精神不仅是职业技能的体现,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务实、执着专一。《甬上工巧》代表了宁波历史文化的精髓和神韵,体现着宁波人的气质及追求。在信息时代,这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文化流动,将会有更多的人,筑梦逐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