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水 仙风道骨的袁公,谐趣可爱的蛋生,性格各异的狐妖,在人间演绎了一段善恶对峙的曲折故事。外加富有中华古韵的山水背景,以及丁建华、毕克等配音名家的精彩“献声”,这些都令上映于1983年的动画电影《天书奇谭》,成为众多“70后”“80后”珍贵的童年记忆。 笔者第一次看该片,只有六七岁大,目不转睛地盯着黑白电视机,不时随着片中小主人公蛋生的遭际,发出赞叹、愤慨、唏嘘之声。影片最后蛋生抹泪哭喊着奔向被抓回天宫的袁公那一幕,真不知碎了多少孩子的心……38年后,这部动画长片通过4K修复技术,再次登上大银幕,当我们开始用成年人的视角去审视该片的娱乐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时,才惊觉:《天书奇谭》精妙深刻,堪称神作。 此片在国产动画片中当属“异类”。相比于同样家喻户晓的国产动漫“天花板”《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天书奇谭》既非根据古典神话小说改编,也不按照民间文学的路子敷衍。它取材自《平妖传》——一本文学质量和思想价值都较平庸的明代神魔小说。比如片中白衣凛然的袁公其实是只白猿,而蛋生在原著中乃“蛋子和尚”。故事框架虽源于此,影片却有很多别出机杼的原创内容。 《天书奇谭》最深入人心的乃是角色形象。一个动画形象要从无到有地树立起来,肯定需要艺术借鉴。怎么借鉴?从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戏曲文化中借鉴。片中袁公的形象就兼容了达摩、关公、包拯的特点。他的红眉红须,也具隐喻含义,因为他是一个“盗火者”。有人说袁公是中国古代版的普罗米修斯,未必准确,但有一定道理。袁公之徒蛋生,圆圆的眼睛圆圆的脸,两坨可爱的腮红,颇似年画上的胖娃娃。三只狐妖的形象很夸张,戏曲特征分外鲜明:狐女完全是京剧花旦的容妆,丹凤眼,柳叶眉,樱桃小嘴,美人痣;狐子是小生扮相,个性笨拙且痴呆。狐母无疑是老旦了,她的倒三角脸型和浓重黑眼圈,后来成了很多“80后”观众的童年阴影。然而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三只狐妖独树一帜的反派形象,绝对在中国动画史上大放异彩。 几个配角也很有辨识度:县令的面部采用了京剧丑角脸谱,既猥琐又可笑;府尹大人的身体像个罐子,动作幅度极小,唯那一对眼珠子滴溜儿乱转,透露出他的奸诈本性;小皇帝的脖子是根细木棍,可360度自由转动,他的龙袍下是没有脚的,给人一种木偶的感觉,暗示了帝王其实是个傀儡。这些角色的面貌,皆具有文化渊源和古典意趣,所以直到今天,依然为观众所津津乐道。而和工笔勾勒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的,是片中云梦山的空灵景观,真个宛如宋画,古朴淡雅,属于写意一脉。 《天书奇谭》剧情的最大亮点,我以为是那个悲剧性的结尾。整部作品的思想价值通过它得到了大幅升华。当年我看到最后很是不解:怎么袁公会被抓走?说好了的邪不压正呢?事实上,该片就是不落窠臼,彻底颠覆了俗套的大团圆结局。今天我们再看这个结尾,会更钦佩袁公舍生取义的精神。他盗取天书,为的是施惠人间,他和玉帝间的抗衡既尖锐又直接。相形之下,前几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姜子牙》,在抗争性上就显得暧昧摇摆,语焉不详了。片中另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在于袁公面临的二元选择:天书到底该束之高阁,还是流传人间?我们不妨结合该片上映的年代背景思考这个问题。1983年,我国正处于一个信息和知识解禁的特殊时期。所以这点可算是主创们隐藏在片中的另一番深意了。 电影里面那个小皇帝看老虎咬人的片段,笔者认为也值得一提。皇帝是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分不清是非正邪。但他这种草菅人命的残忍,既属于特权阶层的残忍,也属于孩童的残忍。很多文学作品提到过,孩子在没有大人于社会秩序、生命规则、道德教养引导下会实施暴行。当下有些未成年人的犯罪即是如此,手段之残忍,大人看了都觉得触目惊心。所以这一片段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这次《天书奇谭》经修复后重映,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尽管也有观众质疑“炒冷饭”。笔者以为,这样优质的动画电影是可以常看常新的,它的魅力历久弥新,并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