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晓燕 老宁波知道,老底子兄弟分家,往往由娘舅来主持;家庭内部有矛盾,也往往由娘舅来调解。娘舅说话,大家都得听,这就叫做“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 为什么娘舅能像大石头一样压得住?为什么娘舅可以说了算?因为娘舅是妈妈的亲兄弟,血缘近,辈分大,说话自然有分量。 那为什么不说“叔叔大石头”“伯伯大石头”“姑姑阿姨大石头”呢?他们也是血缘近、辈分大嘛。这是因为叔叔、伯伯跟侄子们同姓同宗,属于本家,可能会牵涉到家族内部利益,所以不便出面作主;姑姑、阿姨是女子,旧时重男轻女陋习作怪,她们讲话讲勿响;唯有娘舅具有独特的条件,他既是长辈,是至亲,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尊重和信任;同时又是外姓人,没有什么利益上的瓜葛,由他来做“中央人”,再合适不过了。 娘舅虽然是外姓人,事实上跟外甥的关系非常亲密,一般比叔叔、伯伯更亲近。这从阿拉宁波老话也能看出来。老话是介讲:“三代勿出舅家门。”这是说舅甥之间的血缘关系,对外甥及其后代影响很大。老话又讲:“舅舅舅舅,河里游游,捡只蛋蛋,拨外甥过饭饭。”这是说娘舅疼爱外甥,一只蛋自己舍不得吃,要给宝贝外甥。说得最到位的,莫过于这首童谣:“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清明戴扁柏,下世有阿爸;清明戴朵花,下世有阿妈;清明戴蛋壳,下世有饭吃。”您瞧,娘舅在外甥的心目中勿要太亲哦,可以和爸妈相提并论,可以和吃饭一样重要。 为什么觉得娘舅特别重要特别亲?当然是因为母亲的关系。谁都知道,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崇高的爱,人天生就与自己的母亲最亲最贴心;娘舅是母亲的同胞手足,手足情深,爱屋及乌,也就是老话说的“娘亲舅大”。 据有关研究,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母系社会。母系社会即母系氏族公社,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属于漫长的原始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那时候,一个孩子出生后,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叔叔、伯伯是何许人了。而娘舅是谁却很清楚,于是娘舅在许多事情上便当仁不让了。娘舅会像父亲那样保护外甥,照顾外甥,训练培养外甥。舅甥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 值得一提的是,有考古专著指出:我们宁波余姚的河姆渡和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西安半坡,是中华文明史链条上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它们同为母系社会遗存,分别位于我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考古发现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广袤古老的土地上,一南一北共同发展,一起创造了伟大的古代中华文明。 沧海桑田,悠悠千万年。时至今日,尽管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娘舅依然是人们社会关系中最亲近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依然是最有分量举足轻重的“大石头”。 “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这句老话,形象地概括了娘舅在家族成员中的威信和作用。这种关系引申到社会层面,人们往往把那些在矛盾的各方之间,进行居中调停的“中央人”,亲切地称为“老娘舅”。 在这方面,一些媒体和法律界人士也作了有益尝试。如浙江电视台的《钱塘老娘舅》栏目,从民间寻找热心公正、敢于直言的“老娘舅”,凭借其质朴、实在的语言,将一个个民间纠纷“当场摆平”。又如“上海老娘舅法律咨询热线”,由律师在线为老百姓免费提供答案或进行调解。 在老百姓的意识里,“老娘舅”就应该是公平正义的代名词,就应该是为老百姓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贴心人。怎样当好“老娘舅”,大有文章可做。期待社会上出现更多受到群众欢迎的“老娘舅”,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