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 张真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维系着一个国家盛衰的命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必须牢牢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深层内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理想信念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中。 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力量之源。《决议》指出,要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这三种文化虽然是不同的文化形态,却不是互不相干、迥然相异,而是相互贯通、一脉相承的。 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血脉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与弘扬。第二,革命文化赓续传承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基石,必须始终不渝地铭记与推崇。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思想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必须一如既往地笃信与阐扬。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奔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决议》指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新时代出现的信息庞杂零碎、复杂国际形势、趋利经济效应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要更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的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四史”学习教育,深化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取得百年成就与百年经验的认识;组织发扬黄大年、张桂梅、张定宇等时代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干部群众自觉对标对表补足精神之“钙”;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帮助干部群众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更好地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促进社会发展有机融合。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所在。《决议》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面对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生的见利忘义、贪功求名、骄奢淫逸等不良社会风气,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层次、广覆盖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潜移默化地教化群众,提升群众精神境界。 在宣传教育方面不能停留于枯燥的口号式呐喊,要创新精神文明活动形式,将抽象的价值理念注入带有故事性、趣味性、艺术性的微电影、短视频、公益广告、文化墙、广播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中,以通俗风雅的方式让群众在无形中领会和认同,增强教育理解性;在活动覆盖方面不能局限于学生,要扩展精神文明活动范围,推动城市与乡村、政府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协同落实,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青年学生的主力作用、公众人物的引导作用,并定期在城市灯光秀、楼宇电视、地铁车厢电视屏中循环播放正确价值内容,以俯拾皆是的方式让群众在生活中感知和体认,增强教育普遍性;在教育知识方面不能盘桓于理论,要深化精神文明活动内容,极力挖掘现实社会中的正能量案例,褒奖宣扬平民大众的英雄事迹,举办“身边好人”“最美公务员”“文明家庭”“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切身体验的方式让群众在实践中通晓和行动,增强教育实效性。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实现“双业并举”。《决议》指出,要坚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文化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供应了目不暇接的文化产品,是经济繁荣的驱动力量。 始终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文化建设的首要和核心地位,开展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提供广泛精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互惠合作,善于利用5G网络、VR体验、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与优秀文化融合发展,改革创新文化产品内容,创作出高品质的文化作品,推进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化衍生品等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健全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品牌联合发展的模式,赓续杰出文艺作品的兴盛,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生产力和影响力,以此拓展文化事业的传播范围,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文以载道、以文兴业,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增强社会文明力量。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