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安、宿管成导师 并非抬举谬赏

    

    

    

    杨朝清 

    

    近日,在浙江万里学院举行的生活思政驿站开馆仪式上,学校为第二批10位生活思政导师颁发了聘书。10位导师除了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还包括宿管阿姨、保安队员。他们都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心用情,以自身行为感染教育着学生,深受学生爱戴和认可(12月28日《宁波日报》)。

    保安也好,宿管阿姨也罢,在高校里并不起眼。聘请他们当导师,不仅认同了后勤人员的育人功能,还将他们和具有高学历的教师置放到同样的位置。这样“不以身份论英雄”,不仅是对保安、宿管阿姨的一种回报和激励,也向全社会传递出一种尊重和敬畏普通劳动者的信息。

    在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普通劳动者,需要更多的价值认同。不论是“给后勤人员敬礼”,还是“保安宿管成导师”,抑或保安大叔、宿管阿姨代表教职工走上毕业典礼的讲台,高校越来越重视全员育人,后勤人员也是育人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后勤人员,同样可以发挥育人功能。

    有的后勤人员虽然学历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缺乏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但他们同样可以在品行的塑造上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按照那种单一、片面的社会评价标准,后勤人员谈不上成功,可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后勤人员不仅能够陪伴大学生成长,还能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影响大学生。

    “保安宿管成导师”的可贵之处,在于打破了那种习惯用身份标签作价值判断的思维,做到了“用实力说话”。保安、宿管只要将毫不起眼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一样可以和教授、博士一样成为大学生的导师。这说到底也是一种无形的劳动教育。

    “保安宿管成导师”并非抬举和谬赏,它不仅能够激励和鞭策后勤人员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丰盈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何尝不是一种多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