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颐 北京冬奥会在即,看到新书《冬奥简史》,勾起了阅读的兴趣。 作者季成,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文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北京体育大学冬奥培训学院教师,从事冬季奥林匹克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国首批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致力于冰雪运动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奥林匹克教育。以季成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资历,难怪该书写得晓畅分明。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始于1924年法国夏蒙尼,从此,冬奥会和夏奥会在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场上各领风骚。历史的梳理当然是作品的主干,全书分为八章:溯源、探索、复兴、镜像、冷战、转向、差异、改革。季成描述了每个阶段、每届比赛的大致情况,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积,有详有略,突出重点,间或穿插传闻逸事。 1924年法国夏蒙尼冬奥会的金牌上刻的是一位穿戴着滑雪、滑冰装备的运动员,其背景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季成说,勃朗峰曾是欧洲人无法企及的雪山之巅,在欧洲文化的意象中代表着“敬畏、危险”。接着,他引用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来阐述夏蒙尼作为冬奥会诞生地的意义。如此一来,我们对于冬奥会的精神就有了进一步的领悟。相比丰富多彩的夏季奥运会,冬奥会尽管项目较少,但它更强调突破人类生理机能的极限与勇于战胜冷酷环境的力量。 百年冬奥,草创时期条件简陋,艰难启程;曾经被纳粹利用作为宣传工具;曾经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曾经局限在北欧与阿尔卑斯山地区冬季运动的孤芳自赏氛围里;它与夏季奥运会一样也被复杂动机与经济效益困扰;在冷战背景里,也成为政治争霸的武器;到了20世纪晚期与21世纪,冬奥会转向商业化与环境保护,推出各项改革,争取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从全球视野重新审视冬奥会的历史,对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肯定是有借鉴意义的。 该书副标题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解读”。作品展现了百年冬奥的曲折历程,这是宏大的叙事,同时,季成的写作在细微之处时时有温情,有历史的思考,有身为人类的自省与进取之心。 季成回顾了“人类冰雪行为的历史溯源”,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严寒环境下的狩猎、军事与交通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如何促使人类的进化。书中有许多“闲笔”,比如,作者寻找了中国古代画作《冰嬉图》里的冰雪运动的场景,讲述中国北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还突出了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的背景效应,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引起影视创作者的广泛兴趣,《飞鹰艾迪》《冰上轻驰》等以冬奥会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曾掀起一波热潮。这些作品把握了观众的怀旧情绪,通过记忆的复原重新审视20世纪的历史,建立感情和认知的纽带。 在书的结尾部分,季成提出,要重构冰雪文化自信,促进包容创新的多元文化发展,塑造奥林匹克新时空。我想,这也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目标与宗旨。阅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冬奥会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