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弓 有段时间,有读者包括评论作者向我发问,说我的评论风格,与以前有些不同,尤其是“张弓慢评”专栏发的文章,有的讲一大段新闻,快结束了来一段评论;有的说一个或几个故事,最后点那么几笔表明观点;还有的,说的看起来是一件事,实际指的完全是另一回事,等等。 感谢读者这么仔细阅读我的文章。他们发现的“风格不同”,不仅存在,而且都是缘于题材和表达的需要,刻意为之的。如果要给这些不同于以前风格的评论一个名称,或者可以叫“新闻随笔”。 新闻随笔这个名称,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在传统的报纸上,早已是常客。除了我们常见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一类代表报社意见的评论之外,更多的署名评论,不少就是新闻随笔。现在网上的评论,随笔式的就更多了。 二十多年前,著名评论家冯少波写过一篇论文,对新闻随笔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呼吁新闻界对这种评论文体加强研究。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先生的随笔式评论,独步一时,受到季羡林先生热情赞赏,认为《敬宜笔记》达到了真实、真切、真诚、真挚之境界。《光明日报》的评论版,一直开着一个专栏,叫“新闻随笔”。也有人研究说,新闻随笔最早出现在法国新闻界,这里就不去详述了。 新闻随笔由两个名词组合而成。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包括现象),随笔,则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随笔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表达作者的见解和情感。随笔之前冠以新闻,则要求所议之事,应该是新闻而不是别的什么。 本人从事新闻评论写作与研究已近四十年,回看在各类媒体发表的几千篇文章,不少是中规中矩的新闻评论,也有一部分属于随笔式的文章。2005年3月在《宁波日报》时评版开出个人评论专栏“张弓慢评”时,就有一个想法,个人专栏的风格,应该与报社开设的专栏有所不同,可以在保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更加随意一点、活泼一些。因为有这样一种想法,所以文章的风格渐渐地在改变。 比如,去年9月24日发在“张弓慢评”上的《只想赚钱,就不要当医生》,比较像新闻随笔。全文1500余字,大部分篇幅是向读者分享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演讲的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是根据主题需要经过挑选的。袁社长的演讲有观点也有事例,有些故事不仅生动,其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明显。到文章最后,仅用一百十几个字亮出我的观点,把袁社长所针对的领域,从医生扩大到教师、公务员乃至记者,使文章的外延扩大内涵深化。文章在宁波日报“张弓慢评”专栏及其公众号发表后,人民日报客户端予以转发。 2019年11月,我还写过一篇题为“夜访另类足浴店X老板”的新闻随笔。全文2300余字,从头至尾是我与这位老板聊天的记录,能称得上评论的,只是最后一个小节,针对企业管理的通病提出的看法:“一个领导者,如果能把单位的形象与本人的形象联系起来,能把企业和本人形象看得比钱财更重要,事业一定出类拔萃。” 这篇文章在“张弓慢评”公众号上发表后,很多朋友留言称“对足浴店潜规则说不,堪称中国好老板”“这样的民营企业老板千里难寻”“下次去宁波一定体验一下”。宁波有不少朋友询问这家足浴店地址,人民日报转发时,标题改为《聊到管理思路,一个做足浴的为啥老拿办报纸举例》,因为聊到他反对技师让客人“做卡”“买钟”有提成时,说会把店风搞坏了,就像记者收费写新闻,新闻肯定写不好。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有机会再说。 用随笔方式写新闻评论,就是让评论生动形象,文章丰满有趣,更有可读性和说服力。写评论是讲道理,但是,评论者要力避当不受欢迎的“导师”,教导人家必须这样应该那样,力争做让人亲近的“导游”,领着大家去欣赏一个个有趣的风景,从中领悟蕴涵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