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腊月,主妇们便变得异常忙碌,晒鳗鲞,腌腊肉,制炝蟹,订年糕,购买鸡鸭鱼肉、糕饼水果、黄酒醪糟、香烛鞭炮,以及各种零零碎碎紧要或不紧要的东西……阳台上,屋檐下,弄堂里,到处晃动着年货的影子,冬日的空气霎时热烈欢腾起来。 那些货品里,多数是为谢年准备的。谢年即岁终祀神,我们也叫送年,是一年中祭神最隆重的一次,感谢天地神明一整年的护佑,恭送旧年,更为来年祈福。谢年是要选日子的,由母亲翻着黄历定下。做谢年羹饭前一日,屋里屋外都得拾掇清爽,全家洗头洗澡,内外均换上干净衣裳,以示虔诚。 谢年那日一大早,父亲和母亲就在灶间忙开了,灶间塞满了白色雾气,仙境似的,整只公鸡整刀条肉等挨个煮熟。白汽冒得越来越多,挤不下就溜到外间,溜出屋外,鲜香撒着欢儿一路相随,邻家便都知道,这家要做谢年羹饭了。 大门敞开,供桌摆上,父亲忙不迭从灶间端出供品,母亲将烛台、香炉、红烛等摆于桌子北向,从那时起,人是不能倚在门边的,母亲说会挡了福神的路,福神受玉皇大帝指派,来人间巡视,看到我们如此勤勉盛情,就会在玉帝面前讲好话,赐予福寿。见母亲面色肃穆,大家也随之庄敬起来,动作幅度减到最小,轻声慢语,连咳嗽都是收着的。 供品摆放完毕,仿佛一场盛宴开启。五排供品,各有寓意。第一排的茶与酒各六杯,六六大顺;二排是糕点,状元糕、长生糕、骰子糕、千层糕等,形形色色,高高(糕糕)兴兴。正餐还没上时,先喝茶,用糕点,待客之道亦是待仙之道;三排菜品有五种,金针菇、油豆腐、香菇、黑木耳……随各家喜欢,可凑一组代表金木水火土的菜蔬,也可强调单品,其他为辅,如冬笋,代表节节高和上下有节,油豆腐色近黄金,自然跟富贵有关;四排为大菜——七牲或五牲,诸如鸡鹅、条肉、整条带鳞的鱼、生的鸡蛋鸭蛋之类,红漆托盘各装全鸡全鹅和整刀条肉,插上水果刀,家禽的内脏等须放于其肚中,完整更显敬意。鸡鹅嘴叼葱,头朝外,意为有福和一鸣惊天,鱼头则相反,要朝里,鱼游进来,才年年有余(鱼);终于轮到水果了,苹果、金橘、甘蔗等凑齐五盆即可,圆满、甜蜜,梨除外。有一年,父亲一时不察,把梨摆了上去,母亲脸色骤变,立马撤下,嘴里念念有词,大概是请菩萨勿怪的意思。梨似“离”,不吉利。也不可缺了调料,酱油、盐、糖盛于精美小碟,依偎在大盆大盘边,小家碧玉般的温婉。 供品自然不限于此,富有人家还有供猪头的呢,尽管丰富,尽管高档,客气点,总没错。 父亲戴上白色棉纱手套,手持炮仗站到院子里,他的手轻轻一抬,炮仗如穿火红衣裳的仙女一飞冲天,一眨眼,红色碎屑天女散花般飘落。“嘭——啪”声三下过后,隔壁的小孩们一下子全冒了出来,喊着“谢年喽谢年喽”,来院子里捡炮仗。父亲转过身,满脸笑意,肩膀和手臂上还留有点点碎红。 而后,父亲换掉原先做厨事的旧衣,笔挺的呢制中山装上身,头发也稍作整理,他点了三支清香,在门口恭敬地三拜,进屋,将香插入香炉,点亮锡烛台上的红蜡烛,双手合十,祈愿风调雨顺,家人健康。接着,家里人一个个衣冠整洁,亦如此叩拜一番,祈愿词都差不多,祈神降福。 谢年过程繁琐、冗长,香头一点一点变成灰白,掉落,时间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消逝。父亲或母亲右手提锡壶,左手按壶盖,一小截“酒柱”轻捷快速地落入酒盅,如此,斟完六个,相隔约莫半个时辰再斟一回,等第三回时才全部倒满。 最后的送神可以说是谢年羹饭的重头戏,不可懈怠。用手掌扇灭蜡烛前(不可用嘴吹),母亲再次郑重祈拜,父亲到院子里又放了三个炮仗,宣示谢年结束。未燃尽的香得引出去,插在屋外,接着,母亲搬出一口旧锅,将供过的经放在里面烧。终于,母亲拿着一只空酒杯过来了,与整个谢年仪式的严肃、刻板相比,最后的“散福”环节轻松好玩多了。我们抢着帮母亲的忙,肉类掐皮,鱼撕鱼鳞,水果拧一片,糕点掰一块,菜蔬夹一筷,就算像鸡蛋那样光滑到没处下手的,也要作势刮一刮,总之,得从每样供品上取一丁点儿下来,通通装进酒杯里。真是个“百宝杯”啊。 母亲端着“百宝杯”在院子里站定,数“一、二、三”后,奋力把杯里的“供品代表们”抛向屋顶,好热闹的邻人三三两两聚拢过来,说着祝福的话。 空气里,炮仗的硫磺味浓烈得那么有喜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