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燕》母体与景点改造

    

    

    

    

    经月湖景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参照著名画家吴冠中经典名作《双燕》打造的“花屿双燕”,眼下已成为宁波一处新的景观。今年春节,不时有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往网红点“打卡”。两年多前,笔者在《宁波日报》四明周刊上发表过题为《“双燕”飞过“杨柳树下”》的文章,文中呼请借名家名作的影响力,把《双燕》图的母体,按原先模样予以改造恢复,讲讲这个名人名作发生在宁波的故事,进而扩大阿拉宁波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今愿望成真,开心自不必说。

    月湖新景点“花屿双燕”正式推出后,从社会各方的热烈反响来看,这次改造复原无疑是成功的。尤其对“老宁波”而言,更是触发了他们浓浓的家乡情结和满满的自豪感。对年轻一代乃至新宁波人而言,说不定也有一个意外惊喜:想不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有这么一处堪称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

    然而,在众多叫好声中,也有人流露些许遗憾,认为改造后的实景和画作相比,有不少差异。譬如,现在的主体建筑外墙没有涂刷成和画作一样的白色,柳树不够高大挺拔,建筑外貌没画作简洁等等。不久前,笔者在观景台前碰上外地某高校教授。那位教授观赏后发表感言,基本认同上述说法,认为“双燕”景点和画作存在不少差异,她觉得如果能完全按画作来改造,或易地打造一处“双燕”新景点,让游人到此一游,拍照留念做个“画中人”,效果可能会更好。

    人们对艺术的判断完全可以见仁见智。笔者也认为,改造确实存在遗憾,但问题刚好相反,就是改造似乎过于屈从画作了。

    齐白石对画作审美有一个精辟见解:“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笔者对“似与不似”的理解是,画家在创作时,应该“成竹在胸”,即心中有一个画面的基本母体,完了再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来进行艺术表达。初学者见猫画猫,见狗画狗,但像吴冠中这样的大家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对画作母体的理解,不仅包括具象的描绘,更有对母体精神内涵的抽象提炼。上面说的“似”,通俗的说法就是“像”。《双燕》能让老宁波一眼看出它是“湖西河杨柳树下”,就已经达到了“似”的标准。可严格来说,《双燕》画面与作品母体仍有很大差别,这就是“不似”了!正是“似与不似”,成就了作品的经典性。作品母体是单一的“杨柳树下”,可吴冠中的“胸中成竹”却是江南水乡的特色民居。不一样的诉求决定了作品的格局高下,显然吴冠中《双燕》追求的不仅是形似,更有神似。如果一味追求形似,画作能比得过摄影吗?所以笔者认为《双燕》图大获成功,正得益于此。

    上述无非想说明一点,当年的“杨柳树下”或“花屿双燕”只是《双燕》图的一个母体,仅是画作的参照对象,而不是作品画面内容的翻版。正是鉴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现在的改造中,还有不少屈从于画作之处,如最大的不同就是河埠头。原来的河埠头是单向的,不像现在这样是开放式的,这完全是图中的模样。还有原先的大柳树紧靠湖边,且呈倾斜之态向着埠头,所以它还能给在埠头淘米洗菜的居民遮风挡雨。当然我们也理解,由于场地狭小等限制,作为画作焦点的杨柳树,能栽成现在这样已经非常不易了……

    还有,如果我们把主体建筑涂抹成像画作那样的白色,把外立面按画作极简的线条做整改,那还会有曾经沧桑的模样吗?她还会是《双燕》的母体吗?再进一步推问,如果把基本样貌都改掉了,那“杨柳树下”还能称为《双燕》的母体吗?如果不能,那《双燕》图和月湖和阿拉宁波还有什么关系呢?笔者据此认为,如果能原汁原味地保留母体的本来面貌,不仅能给看图观景者去体会画家的想象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画作“寻根”的好奇心,当然,更能激发出阿拉宁波人心中的自豪感!

    “花屿双燕”造景的成功也给我们以启示:千年月湖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年在月湖边上或辛勤耕耘或风花雪月过的人物有贺知章、王安石、舒亶、王应麟、史浩、吴潜、袁桷、范钦、全祖望等一大批诗赋大家、名臣贤相,他们属于国家级精英,倘能把他们留在月湖边上的种种痕迹加以挖掘整理,发扬光大,我想不惟对月湖旅游发展,对提高整个宁波的城市品位,都是利莫大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