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改革助推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

    

    

    钟春洋

    

    一、数字化技术迭代升级,形成共同富裕发展新动能

    当下,大数据迅速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生产资料,驱动各行各业变革新生,数字化转型应运而生。数字中国建设成为我国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关键举措。数字技术的长足进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集成生态系统,为共同富裕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将在共同富裕领域不断凸显,数字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利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科技,依托数字化平台的优势,打通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地域屏障,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具。构建数据治理框架,以数据为中心,通过数据开放不断释放数字红利,创新创造公共价值。通过数字减贫,提升数字包容性,为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致富机会。

    数字化改革深刻改变了数字化时代生产关系,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运用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推动工业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等全面升级,有效赋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借助数字化改革拓展国内市场,组织平台与各地产业进行资源对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比如,江北洪塘建设直播产业社区,孵化催生“直播经济”,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二、数字化多跨应用场景建构,拓展共同富裕发展新空间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居民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不断发生变化。要聚焦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演变情况,建构多跨数字应用场景,及时掌握这些动态变化。通过高频关键字、热词搜索,筛选出困难群众的共性需求,建立需求指标,对共性需求进行技术分析,编制服务需求清单。建立多维度贫困评估指标体系,以跨部门业务协同数字化应用场景为牵引,创新建设帮扶模式,实现帮扶服务全量、全时、全域感知,为帮扶对象提供“点菜式”服务。

    数字化改革通过绘制需求地图和资源分布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重点目标人群进行智能研判,实现政策供给、服务资源、服务项目与对象需求的精准匹配,打造出一系列人本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场景。比如,宁波制定了《宁波市推进共同富裕多跨场景应用清单S0》,推动四明山革命老区“富民强村”、未来乡村“帮农促富”等60个重点场景应用,通过政企合作、政社合作等多元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数字化改革打造场景应用,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种问题。比如,宁波高标准建设“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在落实就业政策无感智办、居民电子身份证等50项省级“关键小事”的同时,推出实现诊疗信息查询、退役军人优惠优待等一批特色创新做法,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痛点难点问题。又如,打造数字医共体“住院服务一体办”应用,解决住院难、住院烦的普遍痛点问题,获评2021全国数字医疗健康创新服务优秀案例。

    三、数字化改革牵引赋能,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业务网络化、数据集中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破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体制机制方面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数字化改革破解三大差距缩小的深层次问题,为共同富裕发展注入活力,逐步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坚持问题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在构建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当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新技术、新模式有一定抵触,畏惧创新、害怕变革,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规律和趋势认识不足,存在扶持政策衔接不够顺畅、主动发现手段缺乏、实际扶持效果打折扣以及有限资源缺乏整合等现象。因而,在机制、制度重塑上,推动内部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倒逼的手段,破除原有的信息数据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的碎片化模式,进一步激发潜能和活力,提升推进共同富裕工作质量和效能。

    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数据归集共享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快建成各类信息数据齐全联通的服务平台。以数字政府建设带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法治,为共同富裕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四、数字化改革集成服务,共享美好生活新成果

    数字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数字化改革重构社会时间和空间场景,推动共同富裕场景的出现和创新。通过厘清困难群众的多维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改变以往“碎片化”的困境,实现综合扶持,推动共同富裕行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政府通过数字化平台,运用对大数据的分析,形成更具特色、更有针对性的共同富裕发展方案,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服务。比如,打造“甬e保”等应用,围绕“为人民群众增力赋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目标,打造保险服务、智能风控、健康管理、行业自治等多元场景,广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管理需要。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数字化改革之中,提高民众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要避免数字平台建设的过度化、形式主义,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弥补数字鸿沟,建设全体人民可以享受便利的数字场景。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实现数字化改革助推共同富裕的零距离、无障碍、精细化。

    (作者为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所长、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