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全球物流供应链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制造业如何“突围”,破解出口“一舱难求”的物流难题?我市有一家企业,他们一方面积极布局海外仓,同时主动出击,跨界融合,进军航运领域。这家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就是乐歌股份公司。他们的探索,在当下极具“破冰”意义。 乐歌,是宁波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健康智慧办公家居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为主营业务,在全球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去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专门考察该企业,与乐歌海外员工连线,并对他们大力构建海外仓、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搭平台的模式给予肯定,使公司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网红”。 作为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企业,乐歌股份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与其他企业并无二致。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物流供应链不稳定、国际海运运价攀升等问题,一样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此,今年年初,乐歌股份做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拟投资3260万美元(合计人民币2.07亿元),建造一艘1800TEU的集装箱船。据该公司1月27日公告,这艘集装箱船预计明年3月就可交付。 制造业企业“下海”、加盟航运业,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乐歌“造船”的消息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不少热议。有的认为,这是一件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的好事,可以引领跨境电商模式创新;有的担忧,工贸企业跨界搞航运,隔行如隔山,船造好后,还得解决船舶登记、组织货源、对接码头、联系车队等一大堆复杂流程,具体操作起来不容易;有的表示,国际海运市场周期性强,通常是“一年好日子,十年苦日子”,这样烧钱风险不小。 对此,乐歌的回应是,“造船在战略层面是反复研究、谋划很久的,不是一时冲动”,“此举旨在缩短交货周期、提升存货周转率,推动公司公共海外仓业务与头程海运一体化运营,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品牌出海”。至于运营方面,乐歌表示,将聘请专业的第三方船舶管理机构,提供海员管理、船舶运营等服务,再从自营产品、平台客户产品中揽收货源。由此可见,在运营能力和业务保障上,乐歌是有信心、有底气的。 为打消有关方面的疑虑,乐歌还特地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国际海运市场行情,企业租船成本非常高。半年到一年的短租报价,普遍在5万美元/天以上(包括人工成本)。三年以上的长租报价,也要每天3万美元至4万美元。以乐歌预订的集装箱船造价3200多万美元计算,如采取租赁方式,一年租金超过1000万美元,租三年就能把船买下来了。 “市场的问题通过市场来解决”。在笔者看来,乐歌跨界搞航运的着力点,不仅在于解决企业面临的物流效率和运营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制造业、物流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这对于物流与制造两个行业一体化运作,适应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长远看,让更多有实力、有能力的制造业企业“下海”,以组建航运公司,或以加盟、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海运等物流环节,也有利于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更加合理地分配利润与风险,形成共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业态,从而进一步拉长企业的“微笑曲线”。打破垄断,有效占领市场,企业就不用再受制于人。 路是走出来的,市场是闯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广大的制造业企业,曾经历一轮又一轮的考验。正是在闯荡市场中,在与外部不确定因素的较量中,变得更加成熟稳健、更加自信从容。我们期待,乐歌的跨界尝试,能够为宁波企业“走出去”闯出一条新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