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1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答好“群众托付之考”

    

    

    卢玉春 

    

    市委书记彭佳学在市委十四届一次全会结束时讲话说,现在,新一届市委接过了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挑起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千钧担”,踏上了赶考之路。他指出,这是“担当使命之考”“继往开来之考”“群众托付之考”“自我革命之考”。其中,“群众托付之考”,引起笔者诸多思考。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心里装着群众、眼中看到群众、脚步迈向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境界,答好“群众托付之考”,共同把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心里装着群众,就是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最高准则。

    知道“自己是谁”。河南省内乡县三省堂前,有副广为流传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古代官员尚有如此深刻认识,共产党人更应明白:来自百姓,即便做官,依然是百姓;只能做百姓的官,切不可做“自己”的官。

    知道“权力谁给”。毛泽东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乃人民之公器,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用。

    知道“分量谁重”。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党员干部站立的地方,就有群众,党员干部的行为,群众都看在眼里。党员干部敬畏群众,群众就把他举过头顶;党员干部漠视群众,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就会被群众抛弃。

    眼睛里看到群众,就是把“对党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加契合群众需要,为群众带来更大利益。

    深知“百姓疾苦”。“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党员干部如果眼中看不到群众,当然就不知道他们苦不苦、难不难。党员干部面对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时,应自觉问需于民,真正做到民呼我应、担当作为。

    深知“百姓智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当发展遇到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时,党员干部要问计于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小学生”。

    深知“百姓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党员干部做决策、出政策时,要问政于民,使之暖人心、合民意、有效果。

    脚步迈向群众,就是深入群众,密切与群众的感情,自觉和群众打成一片。

    主动“面对面”。党员干部只有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多坐群众的小板凳,多听他们的唠叨,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成什么样子。

    主动“心贴心”。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从群众关切的事情做起,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顺“怨气”,解“心结”,努力让群众满意。

    主动“手拉手”。党员干部感受群众的温度,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怕烦、不敷衍、不懈怠,再小也用心去做,再难也尽力去办。

    说到底,答好“群众托付之考”,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舍此,必然是一句空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