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举 李建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首次提出的,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让世界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厚的人民情怀与道义担当,提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价值引领地位,也从人类文明新形态高度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价值意蕴,对提升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和领导权,解决冷战后西方价值观主导下的人类文明冲突困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在实践与道义上超越西方“普世价值” 步入全球化,人类社会交往日趋频繁,不可避免地将面临难以调和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如不合理解决,就有可能引发人类文明危机。冷战之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虽然深刻地预见了21世纪全球冲突的变化趋势和根源,却没能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不同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冲突难以平息,冷战思维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消解,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西方世界所提出的“普世价值”方案的破产。普世价值旨在维护冷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所构建的世界秩序,实质是把西方价值观包装成普世价值观,表面上在寻求价值共性,实则把通过文化输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殖民,从价值理念和行动上推行西方发展模式。 如何看待文明及价值观差异,如何审视不同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的合理性,如何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面对世纪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利益”的中国方案,真正超越了西方世界的“普世价值”方案。首先,以整体思维强调不同文明、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性,强调全球人民利益相关、命运相连,只有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凝聚价值共识,采取化解人类矛盾和危机的统一行动。其次,中华文明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不同文明和价值观都是平等的,各有优劣,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反对用某一文明、价值观取代其他文明形态和价值观。一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用西方文明替代或消灭非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所蕴含的霸权特质和殖民色彩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摒弃意识形态隔阂,尊重西方文明,而非刻意去贬低或抹黑。由此,人类共同价值思想超越了单一思维的狭隘性和二元对立思维的排他性,深刻地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尚包容与追求和平的和善品格,寻求人类最大公约数,积极倡导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达成普遍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人类价值共同体,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在地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诉求。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是要弘扬好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引导力,真正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世界历史证明,谁能维护和弘扬好全人类共同价值,谁坚持“合作共赢”,谁就将真正把握人类发展大趋势,取得全球新秩序构建的主动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文化交流和价值观渗透互容必不可少。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实则就是文化交流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共同价值观弘扬之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交流对话、互容互鉴,其关于价值多样的主张是积极的、合作的、和谐的,是共生共存的,反对文化价值观上的盲目排外和单边主义,反对文化殖民和反对文明冲突论,反对推行意识形态战略而导致严重内耗,引导世界团结一致地应对人类危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 三是努力抓住全人类共同价值秩序建构的国际话语权 当前,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充满不确定性,价值秩序构建的话语权依然在西方国家手中。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必须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积极参与全球价值秩序重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在思维理念上积极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中起思想先导作用,对重构国际价值秩序及提升中国话语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消解西方主导的世界价值秩序,逐步消除西方世界所推行的新民粹主义、新保守主义、种族主义、孤立主义等思维方式和思潮的影响。克服西方全球化理念与价值观念的不足,以共同繁荣的全球化理念超越西方违背公平与和平的全球化价值观。反对国强必霸、赢者通吃等西方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蔓延,通过弘扬和宣传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使发展共赢、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等价值理念占据主流地位,占领价值制高点。其次,积极探索坚守和发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有效方法,提出价值体系重构的“中国方案”。价值体系重构的“中国方案”不是抽象的、排他的,而是具体的、共赢的,通过打造不同类型的命运共同体,促进价值认同,达到彼此信任。为此,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同时,积极推进以“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为代表的落实方案。要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感召和引领作用,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类共同价值观,在文化价值观创新中增强世界人民的普遍认同感。【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BZX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