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月1元保险”薅消费者羊毛须整顿

    

    

    丁家发 

    

    近日,多位网友发文声讨,春节期间回家乡过年,发现家中长辈手机上有多笔不知情、未告知的“保险扣费”记录,竟然是在媒体上多次曝光的“首月1元保险”产品,令人气愤。目前,以“首月1元 购买600万元医疗保障”为噱头的绝大多数保险产品被叫停了,但那些已生效的保单仍在自动扣费(3月16日《北京青年报》)。

    “首月1元购买600万元医疗保障”的噱头,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每月只要1元,就有600万元医疗保障,如此“投入小产出大”的便宜确实诱人。殊不知,一旦投保就落入了圈套,从第二月开始将自动扣费,一年保费3000多元。尽管“首月1元保险”被叫停了,但入“坑”后想爬出来并不容易。对此,银保监会等部门必须整顿此类乱象,责令商家立即停止自动扣费,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事实上,这种“首月1元”的百万元医疗险并不省钱,市场上的百万元医疗险远没有这么贵。一般保额100万元的医疗险,50岁至60岁健康人群投保,保费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可见,“首月1元保险”就是引人入“坑”的诱饵,通过自动续保扣费,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早在2020年6月,银保监会就印发《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明确,销售页面应对保险产品进行充分说明,披露信息准确、完整,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应充分尊重消费者意愿,由投保人自主确认已阅读后,进入投保流程,确保投保行为是消费者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不得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应设置单独页面向投保人展示说明免除保险人责任等重要条款,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首月1元保险”显然违反上述规定,这项保险产品已被叫停了,但生效的保单为何还在薅消费者的羊毛?或许,商家认为投保人签了合同,生效的保单就成了逃避处罚的“挡箭牌”,于是心安理得地继续自动扣费。然而,这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的投保合同,并非消费者本人真实意思表示,在法律上属于无效合同。也就是说,这种保单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一张“废纸”,不仅要停止自动扣费,消费者还有权要求返还已扣除费用。对此,银保监会等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应责令商家立即停止自动扣费,退还消费者被扣除的全部款项,并予以严厉的行政处罚,让商家得不偿失,倒逼商家自觉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

    当然,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和维权意识,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购买保险前,应当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保险产品,全面认识保险产品和保险价格,以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错误购买,应及时退保并维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