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定汪村村口新建的具有布依族标志的建筑。 |
昔日乱石堆成了农耕园标志景观,废弃木料和农具成了艺术品,闲置地成了村民大舞台,旧房变成民宿……近日,宁海县葛家村乡建艺术家葛德土、葛品高和袁小仙跨越2000公里,走进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看到了艺术振兴乡村活动给贫困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地处宁海偏远山区的葛家村,通过艺术振兴乡村的模式,蝶变成“网红村”。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和葛家村村民二次赴晴隆,将艺术火种带到了定汪村,以村民帮村民、村民教村民的形式开展结对帮扶,如今,定汪村村容村貌和村民思想都发生了大变化。“以前这块地牛粪遍地、杂草丛生,通过我们10余天的改造,打造了枯山水景观。如今,定汪村民在我们的基础上,打造了布依农耕园,村庄变得更美了。”看着村民主动提升的景观小品和一张张自信满满的笑脸,葛品高竖起了大拇指。 葛德土碰到了老朋友罗井席,两人聊起了天。罗井席表示,葛家村艺术家走后,村民一直在努力建设新村庄。如今,定汪村民正切实享受着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环境提升和改革红利,而昔日“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已悄然改变。 (徐铭怿 严龙 尤才彬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