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3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教育 赋能共同富裕

    

    

    

    刘玲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类型教育,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大有可为,要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作为着力点,呼应国家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切,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引擎。

    助力“产业兴旺”,加快缩小地区差距

    “产业兴旺”才能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加快缩小地区差距,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职业教育要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全方位提高技能供给质量。

    一方面,缩小全域内产业发展差距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浙江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三大科创高地,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这就需要职业教育顺应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全球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结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生命周期的民生服务业发展,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成为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不可忽视的创新策源地。协同实施浙江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计划以及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探索“技术高管”“产业教授”制度。以培育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促使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助力区域经济走出依靠人力资本集约投入、科技创新拉动的产业发展路子。

    另一方面,促进地区间产业创新合作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持续深化职业技能开发的对口支援、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增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供给,推广职业教育在线技能培训。发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带动作用,加强对省外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帮扶,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利益共享模式,大力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帮扶,持续推进文化教育、产业支援和民生改善。发挥现代职业教育联盟的群体优势和规模效应,按照“多对一”“一校帮扶一方向”等“组团式”援助原则精准发力,实现帮扶地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有效缩小地区差距。

    助推“乡村振兴”,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浙江要率先探索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路径,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奠定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职业教育是培育农村各类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

    首先,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富民的能力。职业教育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参与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做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都市农业,发展智慧农业。从主体上,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把农民培育成为乡村产业的主体和创新创业的主体。加快培养乡村工匠、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从服务上,构建“校镇合作”“乡村学徒制”“农业众创空间”等多种模式,积极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农机装备、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的创新研发。

    其次,提升城乡职业教育融合水平。通过城乡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促进城乡职教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畅通农民学历教育发展通道,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在产业链和生产实践中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好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打造乡村振兴学院,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再次,协助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引导支持重点帮扶地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均衡发展,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优秀技能人才,围绕农村实用型技能举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助攻“扩中提低”,加快缩小收入差距

    加快“扩中”、全面“提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就业、稳就业,优化就业格局,保障不同群体发展机会公平,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

    形成“高技能就业”职业教育体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我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聚焦“人人出彩”命题,职业教育以提升全民技能、建设技能型社会为引领,突出需求导向目标,探索“人人学习和拥有技能”路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院校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开展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型人力资本,实现从“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从“高就业率”向“高就业质量”转变,进而形成“高技能就业”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服务于统筹城乡、线上线下一体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加大技术技能精准培训力度,稳定就业市场,实现劳动力地区间流动转移,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异,提升就业质量。

    强化对低收入群体的“造血”“换血”功能。当下我国低收入人群主要包括相对贫困人群、农民群体、下岗失业者、困难退役军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职业教育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技能培训力度,凸显“掌握生存技能”的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坚持开发式帮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激发其增收潜能,提高其劳动参与率。从而让更多的低收入人员有能力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升,从而促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内部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作者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