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任期的五年,是宁波扛起新发展阶段历史使命、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加快迈进的五年。市人大常委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四个机关”的目标定位,全面打造维护力强、担当力强、服务力强、引领力强、廉洁力强的“五强过硬集体”,以高水平自身建设支撑高效能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强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绝对忠诚第一品格,打造维护力强的过硬集体 1.初心如磐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将人大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始终在胸怀“两个大局”、服务“国之大者”、助力“宁波所需”中担当尽责。 2.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自觉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做好人大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确保在抓大事、议大事、成大事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全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情况,不折不扣完成市委交办任务。 3.持之以恒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丰富和拓展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机制,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1+3”深学领读交流机制、法制讲座做法,建立健全“每月述职”、“季度交流”等制度,学出忠诚信仰,学出责任担当,学出奋进动力。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带头学在经常、悟在深处,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尽职尽责、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服务大局、厉行法治、维护民利的工作成效。 二、秉持依法行权第一准则,打造担当力强的过硬集体 4.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严格依照宪法法律积极行权履职。坚决扛起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精心组织宪法宣誓、国家宪法日、“走进人大”等活动,推动宪法深入人心。扎实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职尽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坚持民主集中制。深刻认识发扬民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坚持集体行使法定职权、集体讨论决定问题,有效保证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民主权利。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集中,确保人大各项工作体现党的主张、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认真落实地方组织法,及时完善、严格执行人大组织制度、会议制度、议事程序和工作机制,不断推进议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多措并举激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6.强化法治保障。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紧紧扭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找准人大行权履职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为宁波奋进新征程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聚焦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抓好“十个聚力”,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决定和专项行动为牵引,充分发挥立法引领、监督推动、决定支撑和任免保障作用,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三、锚定为民履职第一使命,打造服务力强的过硬集体 7.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途径和渠道,更好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开门立法、监督公开、公民旁听等工作机制,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进一步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8.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健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与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人大代表座谈等制度,加强与基层人大代表直接联系。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丰富代表依法履职的载体、内容和形式,拓展人大代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人大代表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9.促进改善民生福祉。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价值取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共同富裕示范先行进程中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民生领域立法、监督、决定等工作,不断提高民生实事、代表建议督办质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激发守正创新第一动力,打造引领力强的过硬集体 10.提升塑造变革能力。坚持把建设变革型组织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动力之源,更好适应数字化改革,积极锻造符合形势任务变化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敢于创新思维方式、组织形式、工作模式,紧扣人大核心业务,迭代升级“代表通”等特色应用场景,增量开发一批管用实用好用的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持续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11.焕发履职创造活力。增强前列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团队建设,保持争先创优劲头,全力争创一流业绩。守根本政治制度之正、创理念思路方法之新,创造性开展立法、监督、决定等工作,发挥“宁波人大工作创新奖”激励促进作用,系统深化提炼推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代表督事”制度等基层先发实践,在全域争先、全速争先、全员争先中形成更多富有人大辨识度的履职成果。 12.注重制度集成创新。深化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认识把握,加强对新时代人大工作规律和特点的理论研究,以数字化改革驱动制度重塑、流程再造、集成供给,与时俱进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衔接的系列工作机制,以制度建设新成果支撑和引领履职质效新提升。 五、筑牢拒腐防变第一防线,打造廉洁力强的过硬集体 13.带头严守纪律规矩。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模范遵守会风会纪,树立良好履职形象;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净化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 14.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着力锻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传承发扬真抓实干之风、勤俭节约之风,不断改进文风会风,用工作实绩体现作风建设成效。将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15.广泛凝聚干事合力。强化上下“一盘棋”意识,推进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效能。注重增进对外交往交流,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宁波人大故事、代表履职故事。切实发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力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广泛汇聚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