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宁波市2021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2022年4月11日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宁波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宁波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在市十五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前期审查基础上,结合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21年,面对世界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冲击,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也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尚不稳固,资源要素保障更加趋紧,城市核心功能不够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仍有短板。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多变,稳增长、稳预期任务艰巨。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新形势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顺应新时期人民群众新期盼,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工作举措扎实有力,总体安排切实可行。建议同意《关于宁波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筑牢“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势,积蓄“好”的动能,精准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此,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聚力创新赋能,抢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要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全域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做深做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甬江科创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甬江实验室,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提质增效,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切实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要围绕“大优强、绿新高”目标,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快优质企业梯队建设,培育更多链主型龙头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力促进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聚力畅通循环,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要全力锻造港口硬核力量,强化港航资源战略布局,建设大宗商品集疏运骨干通道,系统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实施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提升港口国际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机遇,加快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两区”联动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化生产端、贸易端、消费端和科技侧的融合协同,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要扎实开展提振消费系列行动,拓展消费新模式新热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全市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省“四大”建设,持续唱好杭甬“双城记”,密切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协作,提升宁波都市圈的集聚力辐射力。

    三、聚力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高标准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推动空间大重构、产业大重整、品质大重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需求,加速重大项目投资放量。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流营商环境攻坚行动,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动企业降本减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要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高基层治理水平。要深化涉农改革,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强乡村发展活力。要深化能源领域改革,推动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城市绿色转型。要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市域治理体制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全方位变革,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四、聚力共同富裕,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完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把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要深入实施“甬上乐业”计划,优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健全保障企业用工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就业新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能力。要大力推动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统筹推进托幼、教育、医疗、社保、体育等各方面事业发展,擦亮“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要以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牵引,推进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弘扬城市精神,厚植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要打好除险保安主动仗,扎实开展“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建设,狠抓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健全财政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体系,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