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方便面所用酸菜料包是“土坑酸菜”后,不少超市下架相关产品。近日,在昆明部分超市老坛酸菜方便面重回货架,一起出现在货架上的,还有云南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建议书》等文件。文件表示,供应商所供应的近期酸菜料包,均有自检报告和外检报告。“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4月13日中新社)。 “土坑酸菜”被曝光之后,整个产业链迅速跌入谷底。零售终端的老坛酸菜泡面下架封存,被“打入冷宫”,传导到行业上游,连带着一众种植户、加工厂陷入了滞销困境。一时间,“酸菜”俨然与“土坑酸菜”划等号,甚至到了人见人嫌的境地。局面至此,早就超越了就事论事、理性避险的范畴。若长此以往,必定会伤及无辜,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 此番,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可说是一次及时的澄清正名。若是因为个别无良企业,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乃至对整个酸菜产业全盘否定、全面封杀,无疑是不公平、不明智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土坑酸菜的始作俑者,乃是“湖南插旗菜业”。并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土坑腌酸菜是全行业的普遍做法——既然如此,实在没必要打击一片,殃及池鱼绝非正义。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应激机制。面对风险,在情势不明朗、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稳妥起见一并抵制所有酸菜类食品,情有可原、无可厚非。然而,时至今日,在各地专项检查力证清白,乃至出具材料证明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对酸菜不分青红皂白“污名化”,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老坛酸菜面重回超市货架”,买或不买,当然是消费者的自由。只不过,关乎这一话题的讨论,还是应该审慎负责才是,冷嘲热讽,并不高明。 对于食品安全,秉持“过罚相当”,才有基本的公义。那些诚实守信种菜、腌菜、卖菜的从业者,何罪之有?让他们为“败德同行”的所作所为买单,何理之有?捍卫食品安全,离不开精准治理。只有让合法合规的经营企业得到市场的“奖励”,才能推动良币驱逐劣币。“带着文件卖老坛酸菜面”,其中所传递的职能部门呵护市场主体的善意,难能可贵。 突发情况往往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平复余波需要不短的时间。需要警惕的是,“事件性影响”转化成负面的刻板印象乃至系统化歧视。能重回货架的老坛酸菜面,与“土坑酸菜”的涉事企业无关。酸菜行业的“幸存者”艰难再起步,对此我们不应先入为主,一拒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