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拓荒夫妻”

——镇海骆驼桥女儿张建珍和她的革命伴侣钱筱璋


◀1945年10月28日,张建珍(左三)、钱筱璋(左二)和战友出发去东北前在延安宝塔山下留影。

▶1949年年初,张建珍与钱筱璋摄于山海关。

▲▶对于电影人来说,摄影机是最重要的武器。张建珍、钱筱璋1947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

2015年,95高龄的张建珍挂上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钱筱璋导演的《百万雄师下江南》电影海报。

    

    

    

    

    

    

    竹潜民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骆驼桥、上海,奔赴延安

    

    

    

    如果说,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孕育了小建珍的才智和灵气,那么“骆驼”尽管只是家乡的地名,却在潜移默化中给她带来了刚毅和坚定。

    张建珍1920年出生在宁波骆驼桥。这个江南小镇,原属慈溪,后属镇海区骆驼街道。张建珍家境贫寒,6岁时父亲过世,母亲靠亲友接济,带建珍姐妹俩到上海讨生活。母亲靠缝缝补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尽管生活拮据,母亲还是尽可能让建珍求学,小学毕业考上了初中。

    20世纪30年代,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中国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上海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张建珍加入地下党领导的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参加了革命。喜欢戏剧表演的张建珍加入进步戏剧团体“我们的儿童剧团”,宣传抗日救亡。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她志愿到伤兵医院义务做救护工作。

    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我们的儿童剧社”成员们为了追求光明,商议着离开上海到延安去。根据“年纪小,队伍小”的特点,大家决定以“上海小小流动剧团”为名,并推举张建珍出任副团长。1938年4月28日,张建珍瞒着父母来到上海十六铺码头,登上了去温州的航船。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求索真理,这支文艺轻骑兵第一站来到温州,“小小剧团”团员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0岁。在温州3个月里,他们演出20余场,在温州戏剧史上留下了一页。《温州日报》报道了“小小剧团”的活动信息,张建珍还在当年7月12日《温州日报·笔阵》版上,发表了为纪念“七七事变”写的小诗《壮丁礼赞》:“你愿意丢开你的爱人,这是多么的伟大!为的是——保卫你那垂危的民族,锦绣的山河……”

    接着,“小小剧团”沿瓯江逆流而上到了金华,一路经南昌、长沙、武汉,9月初到达西安。一路上,“小小剧团”经由温州地下党组织安排,逐站接转组织关系,在长沙、武汉、西安,得到徐特立、董必武等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亲自接待和谈话。从西安到达根据地以后,张建珍进入安吴青训班和泽东青干校学习,毕业后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在延安青年艺术剧院任演员。张建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任秘书。

    就在这时,张建珍邂逅了她的爱人——延安电影团的钱筱璋(1918-1991)。电影团时属联防军政治部管辖,他俩在一个灶上吃饭,宝塔山下、延水河畔留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这位后来成为宁波女婿的钱筱璋非等闲之辈,其堂兄钱杏邨(阿英)20世纪30年代是“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之一,党的“电影小组”成员,他将从家乡安徽芜湖到上海的堂弟带到明星影片公司,主要从事剪接工作,剪接了《船家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一批左翼电影。抗战爆发后,钱筱璋和上海左翼电影界的袁牧之、陈波儿等人先后奔赴延安。钱筱璋先在武汉由陈波儿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后,他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电影团体延安电影团的骨干。1943年,钱筱璋编辑了纪录片《南泥湾》,并撰写解说词,因当时延安没有放声设备,他就在放映时现场解说。影片拍摄了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镜头,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1945年7月,张建珍调到延安电影团,与钱筱璋结婚,成为一对革命的“电影夫妻”。

    纵便走到路尽头

    从延安、长春,扎根鹤岗

    如果说张建珍第一次从上海到延安的长途跋涉,是一个向往光明的年轻学生的壮举,那么她第二次长途跋涉时,已经是一位成熟的革命者了。

    命运注定张建珍要像骆驼一样继续长途跋涉。张、钱新婚后3个月,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征程。

    抗战胜利以后,党中央决定将东北作为主战场,将大批共产党人和军队派往东北。因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一个电影厂,考虑到革命胜利后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央决定派延安电影团的人员前往东北,接管这个厂。为此,受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萧向荣(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指派,钱筱璋、张建珍夫妇等作为延安电影队的先遣队向东北进发,钱筱璋为组长。出发前,钱筱璋起草了《接收东北敌伪电影事业,建设我党电影宣传机构草案》。

    路途遥远,任务艰巨,其时张建珍已有身孕,但为了创立革命电影事业,他俩义无反顾地出发了。临行时,他们在宝塔山下留影,从照片上看,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

    他们随着八路军教导团出发,这一次从延安到东北,路程与上海到延安差不多,但行程更为艰难,基本上是靠骑马或走路,越过黄河天险,翻过崇山峻岭,穿过敌人严密封锁线,脚踩北国坚硬的冰雪,昼行夜宿,一路风尘。到了张家口,八路军教导团因另有任务留下了,钱筱璋、张建珍只能单独行动。1946年3月,他们终于到达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辽宁抚顺,这时才知道这个电影公司简称“满映’。

    在时任东北局宣传部长凯丰的领导下,钱筱璋与田方等电影人化装进入长春城,经过一番曲折,终于接收了伪“满映”。当他们一进入伪“满映”的厂房、仓库,看到排列成行的摄影机、堆满整个仓库的电影胶卷,想到延安电影团仅有几台摄影机、胶卷一格一格都省着用的情景,就觉得中央的决策是多么英明,自己长途跋涉几千公里又是多么的值得!

    后因战局原因,在长春的全部电影器材和设备几经转移,最后运到靠近佳木斯的兴山市(今黑龙江鹤岗市),这里距离中苏边境不到50公里,东北电影制片厂就在一个煤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另一对宁波夫妻在这里举足轻重——袁牧之任“东影厂”厂长、宁波媳妇陈波儿(广东潮州人)任党总支书记。钱筱璋任“东影厂”制片处副处长兼新闻片组长,张建珍任新闻片编辑。从此,他们将新闻纪录电影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一大批党的电影工作者在这里拍出了多部名列新中国第一的影片,如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美术片《皇帝梦》、第一部翻译片《普通一兵》等,而钱筱璋、张建珍夫妇则在这里拍摄了多辑纪录片《民主东北》。

    新闻纪录电影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它既是新闻,又是艺术,其真实性、文献性、政论性的特点,是其他片种无法代替的。纪录片的创作者追逐新闻往往会达到舍生忘死的地步,就像飞蛾扑火,哪里有光就往那里扑,战争年代则是哪里枪响了就奔向那里。钱筱璋、张建珍参与制作的新闻片有《四下江南》《东满前线》《东北的最后战役》《农民翻身》《送公粮》等重大题材,均编入杂志片《民主东北》。

    其间发生的一件事令人感动。接管伪“满映”后,有一些对中国友好的日本电影技师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其中有一位叫持永只仁的动画片技师。1948年11月,张建珍的女儿和持永只仁的女儿同时得了白喉,而当时只有一支盘尼西林可以救命,最后张建珍夫妇将救命药让给了持永只仁的女儿,大女儿因此去世。这是张建珍夫妇一辈子的痛,埋葬女儿时他俩坐在雪地里哭了一个多小时。这种大仁大义,也让持永只仁一家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厚感情,持永只仁成为新中国动画片奠基人之一,拍摄了最早的动画片《皇帝梦》和《瓮中捉鳖》,他的女儿则倾力帮助侵华战争中的中国受害者起诉日本政府、索取战争赔偿。改革开放后,持永只仁父女多次访华,与钱筱璋夫妇相聚,感叹他们是真正将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人民区分开来的中国人。

    一生都在征程中

    从鹤岗、北京,走向全中国

    如果说,钱筱璋是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领军人物,那么张建珍就是新闻纪录电影战线的攻坚战士、骨干力量。

    辽沈战役后东北全境解放,1949年年初,钱筱璋、张建珍奉命进京,他们又一次长途跋涉,但这一次不再靠脚底板走路了,而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坐火车进京。在山海关火车站,夫妻俩特地拍了一张照片,气宇轩昂、踌躇满志。进京后,两人参与了开国大典等重要文献片的创作,同时钱筱璋编导了《百万雄师下江南》,张建珍编导了《红旗漫卷西风》(合作),光看两个片名,就知道影片的重要性了。前者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野、四野三支野战军突破长江天险、解放南京、进军全中国的壮丽情景;后者记录了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的战事,片中出现了彭德怀等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形象。由于这两部影片的出色成就,在文化部举办的优秀影片奖(1949-1955)评选中,《百万雄师下江南》获长纪录片一等奖,《红旗漫卷西风》获得长纪录片二等奖,这也是对伉俪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1957年4月,夫妇俩参加了授奖仪式;14日毛泽东主席接见电影工作者时,张建珍正好站在毛主席后面,留下了一张极其珍贵的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张建珍定居北京,但新闻纪录片这个行业决定了她“永远在路上”。

    为了撰写这篇文章,笔者日前电话采访了钱筱璋、张建珍在北京的二女儿张岱女士,我问她,“小时候对妈妈什么印象?”她说:“父母永远在出差状态,妈妈生下我,56天产假一到,就将我送到托儿所,两年没接出来。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妈妈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总是忙着工作。”他们跑遍了中国,从硝烟未散的西北战场到海防战士守卫的东海海疆,从山西的农业先进典型大寨到焦裕禄任县委书记的河南兰考,祖国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953年,钱筱璋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56年任厂长,1978年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兼“新影厂”厂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离休,长期担任我国新闻纪录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摄制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影片,有的还是他现场指挥拍成的,如庆祝建党40周年的文献片《光辉的历程》,神秘莫测的《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催人泪下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等。而张建珍除长期主管《新闻简报》《祖国新貌》等杂志片外,还编辑了《第四野战军南下记》《大上海欢庆解放》《儿童的节日》《前进中的内蒙古》《花果山》《北京新建筑》《欢庆十年》《邓小平、彭真率中共代表团返北京》等影片约20部。另外她还主管了数十部影片的制作,如《李宗仁返回祖国》《陈毅副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抗美援越(第一号)》《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等。1976年10月,张建珍到天安门广场参与欢庆粉碎“四人帮”的纪录片的拍摄,她的关门之作是《巴金》。在这些影片中,踩着自信、坚定步履的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彭真,怒发冲冠的元帅外交家陈毅,经历坎坷、上下沉浮的李宗仁将军等形象,被鲜活地保留下来。

    钱筱璋同志1991年5月因病离世,享年73岁。

    1984年,张建珍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副总编辑任上离休后,仍编辑了电影人物的纪录片和书籍多部;

    2015年9月,张建珍获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21年获在党50年纪念章;

    2021年9月7日,从骆驼桥走出去的宁波女儿张建珍,以101岁的高龄平静地与世长辞。

    

    本版图片由张岱提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