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01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青春之名, 接力播下希望的火种

    

    

    

    记者 黄合 

    

    1955年,在宁波农村,仍有60%-70%的青年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在面朝黄土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中,“睁眼瞎”成了这些年轻人头上甩不掉的“破帽子”。

    1956年,宁波各级团组织动员大量识字的团员青年,协助政府培养了9400名民师,将当地的人名、地名、农活、工具等词汇编入课本,60万名青年参加各类民校、学习小组和识字班学习。同年,5.7万人成功“脱盲”。

    普及教育,对一个饱经风霜、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作为生力军和先锋队,宁波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追求真理、服务社会,在四明大地上谱写了一首首青春之歌。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很多贫困地区,还是有大量少年儿童因为贫困,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纸笔、告别心爱的校园。

    1992年,宁波团市委发出“捐款赠书献爱心”活动倡议,组织全市各界为希望工程捐款16万元;1994年,宁波市希望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宁波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全权负责全市希望工程的筹资和实施工作。这一年,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收到捐款近74万元,资助失学儿童2567名,兴建了余姚市四明山茶培村希望小学、奉化西坞镇希望小学;1995年,宁波市希望工程的实施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到当年6月实际筹资1030万元,保证了全市32所希望学校建设的资金需要。

    

    从16万元到74万元再到1030万元,短短几年间,社会各界的爱心善款以几何级增长,为那些濒临失学的孩子重燃了希望,他们可以再次背上书包走进条件改善后的学校,有机会以知识武装自己、遇见更好的人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宁波建立“青少年发展基金”,这场爱心接力的范围不断扩大,希望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上。

    从2013年开始,我市共青团组织以“宁波市青少年万人圆梦行动”为统一品牌,集中做好低保家庭未成年子女、残疾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重病儿童、孤儿、留守儿童等困难青少年群体关爱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青联、学联、少先队作用,深入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青联委员志愿行”等活动,把菜单式的服务项目送到困难青少年的手中。

    “得知晴隆的孩子没有课外书,我们就把自己的书籍捐献出来,希望他们能喜欢。”2020年10月,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桥校区230余名学生捐赠了600余本书。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宁海募集了5932册图书和69205元现金,送到对口帮扶地,为当地打造一个图书定期流转的“未来书架”。

    与延边州开展“共成长”扶贫帮困项目,连续三年为当地建档孤儿(贫困学生)提供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全面开展“甬库两地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援建标准化少先队队室、爱心书库;开展“手拉手融情看海”活动,邀请援建地区青少年赴甬学习交流;开展“宁波-凉山”两地少年儿童手牵手暑期夏令营、在布拖县学校实施“快乐操场”等项目……

    2022年,这场以青春之名的爱心接力,接续推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