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务人员口碑在防疫中大反转

    

    

    张 弓 

    

    新冠病毒肆虐两年多,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害。然而,有一项收获,也是巨大的,这就是医务人员的口碑——在防疫中发生了几乎180度的大反转。

    防疫是一场战役,医务人员,就是冲在最前线的战士。他们不顾家里需要照顾,不顾被感染的风险,只要需要,就义无反顾地冲向前方。每当在电视里看到,他们坐在车上,喊着口号,唱着壮歌,奔赴战场,在病房里,穿着防护服,送医送药,照护着一个个病人,很多人会流泪;看到他们出征回来,当地警车开道,市民夹道相送,很多人会为他们感到骄傲。看到出征的人员中,不少是年轻女性,心里更是既心疼又敬佩。一句话,对于抗疫中的医务人员,没有人不称赞、不感动:他们真正在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

    可是,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人们的感觉很多时候是另一个样子:过度检查,经常遇到;过度治疗,常常发生;小病大治、轻病重治,似乎每天都有……老百姓平日吐槽多的,看病难、看病贵,就在其中。

    同是这些医务人员,同在一块土地上工作,人们给予的评价,差距咋那么大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以前我发过的两篇文章。

    2005年9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做过一项调查,题为《医生是你心中的天使吗?》。至节目播出时,有10576人参与调查,结果是,94.6%网民认为,医生的声望比10年前下降了;88.57%的网民认为,医患关系比10年前差了;67.6%的网民认为,医生离“白衣天使”的形象越来越远了。在回答医生声望下降的原因时,83.77%的网民认为,是职业道德水平下降和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原因应该找得不错,不过两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是因,职业道德下降是果。而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原因,则是医院对医生实行的经济考核。医院之所以对医生实行世上少有的经济考核,是当时倡导的医疗产业化所致。所以,我当时评论文章的标题,就用了《我原谅了医生》(见《宁波日报》2005年9月21日“张弓慢评”)。

    另一篇文章题为《好医生就是这样“变环”的》,发表于2012年2月13日《宁波日报》“张弓慢评”(中国文明网转发)。一位年轻人2009年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很快成了山东某三甲医院的肿瘤科医生。《报刊文摘》刊登了他的自述,我从中看到了一名原本纯洁的年轻医生,是如何变成“乘人之危坏医生”的全过程。对他产生影响的,有两件事比较典型。

    一是同事的“开导”。“肿瘤科的工作流程就是这样:来一个癌症病人,先介绍到外科做手术,再转到化疗科化疗、放疗科放疗,等这些科室都赚到钱了,再把病人扔到中医科喝中药去”。

    二是主任的“威逼”。他上班那年的年底,科室发奖金,每人600元。主任为此开了个会,告诉大家,“咱们实行的是绩效考核,你们用几元钱的便宜药,那是你们的自由,不过,你不能把自己当成菩萨下凡,让大家陪你喝西北风”。主任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这位新来的医生,因为他放走过没有治疗必要的癌症病人。

    其实,同事的误导和主任的逼迫,仍是表象,背后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以钱为唯一标准的经济指标考核。

    如今,离上述两篇文章发表,已经过去10多年了,医疗行业的情形并未有些许好转。可是,疫情一来,医务人员的形象来了个大反转,其中的原由,很值得我们探究。

    抗疫的所有检测治疗,是免费的,病人与医生之间,只有纯粹的患者与治者的关系,没有任何金钱的纠葛,这与平时的医患关系完全不同。奔赴前线抗疫,政府做的是精神动员,尽快遏制病毒扩散,抢救、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没有丁点经济压力。由于这两点的不同,根植于广大医务人员内心深处的救死扶伤的情怀,获得了空前的痛快的释放,使他们做回了人们心中可爱的天使。

    由此可证:医务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原本是纯洁的,是“市场万能”的观念,以及公益性转变成赢利性的机制,逼得他们背离了初心。

    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诉我们:“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