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钱 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无论沿线站点有无乘客上下车,公交车司机都会在每个站点做出靠站的行动表示;就算车上空无一人,都会把公交车开到终点站,不中途开溜,不缩短行程,更不另辟蹊径,开到旁路上去。 这叫恪尽职守。它既来自道德自律,更多的来自在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的刚性约束之下,司机养成的职业习惯。 我不知道公交公司对司机开车上路有哪些详细规定,但以下规则肯定是明确的:司机有权利拒绝招手即停,也有义务每站必停;有权利拒绝偏离既定线路的指令,也有义务将车开到终点站。 这是作为公用事业机构的公交公司,对市民的承诺,也是公交车司机对公司和乘客的承诺。而且,公交车司机经过反复的训练、考核甚至惩戒,已经把承诺与规则内化为一种职业习惯。有了这种职业习惯,对于依靠公交出行的乘客来说,就会有稳定的预期,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有计划,也更有效率。 比如,要在雨夜从郊区回城,如果没有过点,等公交车显然比打的更可靠。因为公交车在预定的时间里,一定会到预定的地点。在这个问题上,乘客所信赖的,与其说是信赖公交车司机的道德与觉悟,不如说更信赖公交公司的规则与制度,更信赖公交车司机的职业习惯。 所以,赶上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成了夜班族中很多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有地铁的城市,市民选择地铁出行的更多,也是因为地铁更有条件信守准点准时的承诺。 “把公交车开到终点站”的职业习惯,不仅能让市民对生活有稳定的预期和可靠的计划,有时候甚至人命关天。 疫情期间,某地殡仪馆的两名工作人员,在接运一名福利院“死亡”老人时,在职业习惯的驱使下,按接运遗体的规范进行最后检查,发现已经被装进尸袋并推进车里的老人,居然还活着。这样的事情,对于这两名工作人员来说,可能接运一辈子遗体,也难得碰到一次。但所有的操作规范,说到底就是为预防这样的“万一”。 这一次的“万一”,不但救了这位老人,也救了福利院的相关人员,救了医生。如果确实是工作失误,福利院相关人员和医生,都会被良心谴责。当然,工作失误也应该被追责,因为与殡仪馆两位工作人员相比,他们缺乏专业精神,也没有养成职业习惯。 实际上,职业习惯的养成,并不需要有多么“高大上”的口号,甚至也不太需要在专业上有多么的“专精深”。它要的是规则与程序的明确清晰可操作,要的是对规则的敬畏与严格遵从,对程序的一丝不苟。 比如,护士在给患者打针的时候,不仅要核对药品名称、剂型剂量、注射时间与次数等专业内容,也要核对患者姓名、头痛脑热等病症。在把针头刺进患者皮肤前,每一位护士都会照例问一声:“叫什么名字?”换句话说,护士也有“把公交车开到终点站”的职业要求,并且养成了职业习惯。护士的这种职业习惯,虽然不知道避免了多少问题,但肯定不止一例。 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比如,这种“把公交车开到终点站”的要求与训练,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就开始了。考试时,老师总是要求我们,不管会做不会做,都应该把每一个题目做完,交卷前把试卷再检查一遍。同样,对企业安全生产来说,在建立健全各类规则的基础上,还要持续对员工进行反复训练,直到员工把有关规则尤其是操作规程,内化为自己的职业习惯,并进一步养成专业精神。 这叫训练有素。其结果是,即便员工没有“视企如家”的觉悟,职业习惯也会使他们在业务操作中更熟练,更敏锐,更专业,真的遇到突发情况,更能随机应变,“万一”的概率就可能降为“万万一”乃至于“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