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荣使用“鹅稻共作”养的象山大白鹅。(陈淑芳供图) |
本报讯(见习记者郁晶莹 通讯员戴久丽)“今年我的水稻田里养了500只象山大白鹅,能够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明年我打算再多养一些!”昨天,记者来到位于象山县黄避岙乡的里海荷塘田园综合体,负责人朱文荣站在景色优美的田野里介绍着他“鹅稻共作”的成果。漠漠水田“飞”白鹅,大白鹅的身影在青青新苗中若隐若现,一派田园好风光。 “鹅稻共作”是指水稻收割后,在水稻田的空档期放养大白鹅进行稻-鹅生态循环养殖。稻田的青草可以给大白鹅提供饲料,而大白鹅产生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不仅减少了肥料成本,还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水稻田的单亩收益,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生产出来的大米、鹅肉、鹅蛋也相当优质,深受消费者青睐。 朱文荣的生态园去年才开始试验“鹅稻共作”的生产模式,但他已经尝到了“甜头”。记者和他一起算了一笔账:按照象山大白鹅平均70多天的生长周期,稻田一年的空档期可以养两批。如果每亩田养30只鹅,鹅苗成本20元/只,其他成本30元/只,一只鹅可以卖90元左右,除去成本后,每亩一年净赚约2400元,这还没算上因养鹅而节省下来的稻田除草、施肥的成本,水稻田的单亩收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今年在象山县使用‘鹅稻共作’养殖的大白鹅有近30万只,‘五一’期间我们已经组织售卖了一批,市场反应很好,经济效益明显。”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所副所长陈淑芳告诉记者。 “非粮化”整治推行以来,许多原本种植花木、果树的土地回归到了“产粮”的角色,“鹅稻共作”的生产模式恰好能弥补这一转变带来的收入落差,用大白鹅为农民添一笔额外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更多“良田”回归“粮田”。“我们将持续加强‘鹅稻共作’生产模式的示范和推广,为更多农民增加收入。”陈淑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