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语言贫乏症”

    

    

    韩浩月 

    

    “YYDS”“AWSL”“绝绝子”……这类网络语言,已流行一阵子了,但仍然有人对此一头雾水。只有通过上网搜索,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们不过是“永远的神”“啊我死了”“好(差)极了”的缩写或别称而已。

    公众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觉得时髦,可以学一下,朝年轻人靠拢;二是虽然不认同,但这些语言又太过流行,不能公然批评;三是持反对态度,认为有些网络流行语浅薄且无趣,容易让人患上“语言贫乏症”。

    “语言贫乏症”,在当下有一定的普遍性。“语言贫乏症”是随着“梗文化”的流行而产生,“梗文化”包括了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段子等多种形式,通过社交媒体、聊天工具、综艺节目等平台传播,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梗依赖”,甚至有些人已经养成了“无梗不说话”的习惯。但不免会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退化,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6.5%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其中最为明显的两个表现是:一基本不会引用诗句或者成语,二基本不会使用复杂的修辞手法。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甚至产生了“这么多年的书白念了”的自我拷问。这其实也代表了不少人对待网络流行语的矛盾态度——即便不喜爱,却又身不由己卷入其中。

    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力量。那么多人活跃于网络平台或使用网络工具,加快了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甚至可以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主流文化强有力的一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几无界限可言。“网络即现实”已被大量人群所接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里的“羊群效应”“破窗效应”“晕轮效应”等,均会一一被复制到网络上。

    “语言贫乏症”并不意味着缺乏表达。网络流行语的制造者通常是年轻人,他们急切地想要在网络上拥有发言权,与其他平台与媒体、公众人物等,去竞争话语空间;另一方面,他们也期望通过制造一种“社交屏障”,形成自己的圈子,去占领更多的互联网领地。由于互联网带有天生的年轻人特质,所以他们制造网络流行语的做法总是屡试不爽,并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

    “语言贫乏症”背后,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有些网络流行语,会激活传统文化当中被遗忘的部分,在“囧”最流行的时候,“槑”和“烎”等古汉字也走红网络,对于大多数网民而言,“烎”的含义更多地由“正义感”“良心”“责任”等词汇来组成,这个字的“开火”结构,指向的也并非表面意思的谩骂,而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对一些不公、偏见等予以批判。

    诸如“杯具”“活久见”“人艰不拆”等流行语,也让网民隐藏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这几个词也是当时社会心态的一种呈现,它既蕴含了无奈、悲伤、苍凉,又包括调侃、幽默和自我安慰;它带有嘲弄意识,也富有批判精神,它让人看到“语言贫乏症”的人群,其实是一个拥有鲜活生命、丰沛情感、活跃思想的庞大群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