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6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耥蛳螺的于师傅

    

    

    

    

    四月二十二日,途经镇海九龙湖西经堂翁家池附近,碰到了在河道里耥蛳螺(宁波方言,指借助长竿网兜或竹器,在河底推拉以撮取螺蛳)的于庆荣师傅。他站在一条小船上,双手各自捏着一根竹竿,左手的竹竿连着一个三角形的网兜,右手的竹竿顶端是一块耥板。我看他在河里扒拉了一会,放下耥板,网兜在水里漾了漾,荡去淤泥,呵,蛳螺还真不少啊!于师傅说,他一天能耥一百多斤。

    于师傅今年六十七岁,他的父母都是渔民,祖籍绍兴。水乡绍兴历来河网密布,于是也就有了专门从事淡水捕捞的抲鱼人。据于师傅介绍,宁波这边鄞州五乡、姜山,江北庄桥,北仑下邵以及镇海骆驼等地从事内河捕捞的基本是绍兴、上虞人的后裔,他们分散各处,无不临河而居,依靠河里的渔获生存。由于没有土地,他们最初以船为家,后来才移居陆上,慢慢站稳脚跟。

    河泥味、鱼腥味弥漫在于师傅的童年记忆里,父亲早出晚归去河里捕鱼捉虾,捕捞上来的鱼虾分门别类后由母亲挑去骆驼老街摆摊售卖,这是于师傅家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模式。河里的渔获养大了于师傅兄弟姐妹六人。于师傅说,那时的河水稍加沉淀可以饮用,是日常主要生活用水,河里的鱼数量多,种类也多,草鱼、青鱼、胖头白鲢、河鲫鱼、乌鳢、翘嘴鲌……叫得上名的都能抲到。于师傅在船上长大,小时候少不了帮父母择择鱼虾,打打下手。十五岁时,于师傅在当时的骆驼渔业队申请到了属于自己的“脚划船”,开始独自驾船作业。渔业队按劳动能力评级,全劳力为十级,于师傅刚到队上时,评的是三级,折合人民币二三角钱一天。

    “脚划船”是没有动力的,于师傅凭着年富力强,靠手摇脚划到过慈城以外,沿姚江到过余姚的车厩、丈亭、陆家埠等地,只要是河道贯通的地方,都想着去看看。当时的骆驼渔业队,辉煌时有八十条船,渔业队除了内河作业,还派遣队员到梅山附近的上阳公社养过海带,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培育过淡水珍珠。有一次队里二三十条船一起经邱隘到五乡去摸养珍珠的“旗蚌”,那个真叫壮观啊!“旗蚌”屯在河泥里,非得下到河里才摸得到……有时一天不能打来回,在小船上过夜也是常有的事,拉开铺盖卷,冬天拣“窝风”一点的地方,夏天挑凉快一点的地方。姚江这样的大河港,蚊子居然多得不得了。有一年冬天,晚上睡下时天还是晴朗的,第二天早上一醒来,整条船上居然落了厚厚的雪,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下的……掏起老古,于师傅的思绪就像开了闸的河水。他说,抲鱼人的酸甜苦辣,七天七夜都讲不完。

    三十年前,小船配上了柴油马达,如虎添翼。于师傅说,有他不熟悉的路,没有他不熟悉的河。那些河道养活了于师傅一家人,但他对河却有一肚子的“恨”意。寒冬腊月,西北风呼啸,船上作业不方便穿太多衣服,生满冻疮的手又要接触刺骨的河水;酷暑季节,整日暴晒在无遮无拦的日光下,手背晒脱了皮,指缝又因浸泡得了湿疹,“干啥来呢?真是受罪啊!”但家里的日常开销,油盐酱醋,哪一样不是这样一点一滴从河里刨来呢!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捎带上盛放在保温杯里的午餐出门,到下午四五点钟回家,从这条河到那条河,再到另一条河,一直在水上漂着,这几十年的光阴是日复一日的简单复制。于师傅说,三十岁以后,他就不再抲鱼了,一直主攻耥蛳螺。一来耥蛳螺工具比较单一,只要一顶蛳螺网、一块耥板就可以操作,不像抲鱼要挣很多工具,成本高。还有一个原因是耥来的蛳螺慢慢有了比较固定的买主,不用为了销路操心。于师傅的蛳螺很少零售,批发给饭店、夜排档两元五角一斤,割掉了蛳螺屁股还可以多卖两元一斤,所以虽说是自产自销,作息随意,但为了保证供货,无论刮风下雨,必须日日出勤,三十多年来一直按部就班干这一行。于师母调侃道,年纪大了,不活络了,鱼抲勿着,只能抲抲“老实”蛳螺。于师傅“呵呵”笑着,也不反驳。

    孤舟笠翁貌似江湖高人,现实中的渔民却没有想象中的闲适与诗意。几十年劳作,把于师傅的身子“塑”成最适合船上劳作的“型”,在船上劳作时,他微躬着背,努力保持使劲的姿势,仿佛他的身体就是一张有弹性的弓,而耥蛳螺的竹竿就是始终搭在弓上的箭。以至于他上了岸,走在平直、坚实的路面上,身体仍习惯性地呈现“弓”字形。我跟于师傅开玩笑,问他当年是怎样将漂亮的甚至个头看上去比他还要高的于师母追到手的,于师傅笑着解释:“年轻时可不像现在又矮又瘦,那时还蛮壮的,年纪大了,缩了一圈。船上的活,看似轻松,干起来运动量不小,‘减肥’效果挺好……”

    我去过一趟于师傅租住的清水湖村。骆驼老街拆迁后,他一直租住在清湖老街。老街依河而建,东西走向,于师傅的小船就泊在西安古桥的埠头边。老街留有旧日的影子,虽然人们早已不再借助舟楫经由水路交通出行,沿街也没有了昔日市井人来人往的熙熙攘攘,但临河的民居、店铺,小桥流水,还是让于师傅有了一种能“泊”下来的归属感。如果还要继续在河里讨生活,居住在高楼大厦里显然是不合适的,只有这样临河的住处,依水而居,才能进出随意。

    于师傅说,在镇海跟他一样尚有劳动能力的内河渔民还有三四十个,都是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谁还愿意干这一行呢……橹声、笠影、蟹灯、渔火,早已渐行渐远,若干年后,像于师傅这样的渔民,也必像那水中慢慢平息的涟漪,终归沉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