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祥 近期,“明州论坛”刊发了《“层层加码”的大厦缘何越盖越高》一文,对“层层加码”这一“怪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令人深思,促人警醒。 疫情防控中的“层层加码”现象,新闻媒体多有披露,社会广泛关注。相较之下,基层工作中的“层层加码”,常常沦为“见怪不怪”的现象。说它“怪”,是因为它不合理,干扰了基层的正常工作;说它“不怪”,盖因其时常发生,甚至被当作一种“正常”的工作方式。 有形式上的“层层加码”,上级领导要督促某些工作,下级层层踩点、层层陪同、层层提要求,基层疲于应付。有时间上的“层层加码”,开次会议、搞个活动,级级往前赶,原本提前15分钟到场的要求,到了基层就可能提前30分钟;有的上级通知明确完成时限为1个月,传导到基层就可能一两天,甚至刚接到通知就得报材料、报数字。有会议上的“层层加码”,有的视频会议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乡镇一线,各级为显示重视,又层层开分会,以会议落实会议,基层往往要参加三四个主题相近的会议。有职能上的“层层加码”,基层的工作任务是相对固定的,但有些机关为显示其工作的重要性,或当“甩手掌柜”,要求基层成立各种领导小组,导致基层职责繁多。有台账上的“层层加码”,一些检查评比,凡事要留痕,基层的台账越做越多、越做越厚。 “层层加码”,给基层套上了一圈又一圈的沉重枷锁,让基层苦不堪言。一方面,基层为完成这些加码的任务,不得不安排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基层“一个萝卜一个坑”,加码越多,负荷越重,不少基层干部经常“白加黑”“五加二”。更为严重的是,为应对这些加码,一些基层只好敷衍应付,催生更严重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 给基层工作“层层加码”,表面上看,落实上级指示坚决积极,其实是扰乱基层工作秩序、阻挠基层工作开展,其实质是脱离实际,不从基层实际出发、不从工作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不实事求是。 “层层加码”乱象愈演愈烈,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作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层层加码”表现出态度上坚决、执行上有力,能给上级留个好印象;另一方面,“层层加码”常常成为一些人推责卸责的“挡箭牌”,当发生问题时,“加码”往往成为某些人逃避责任的好帮手。 破除“层层加码”,要端正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充分信任基层,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让基层放开手脚,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上下良性互动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