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把“余秀华被家暴”当作娱乐话题

    

    

    罗志华 

    

    7月6日晚,著名诗人余秀华在其微博发文称,其再婚丈夫杨槠策脾气暴躁,520那天,双方出现争执,杨槠策就掐自己脖子,差点被掐死;第二天,杨槠策又抽了自己上百个耳光。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不少人对余秀华报以同情,认为杨槠策不值得托付,但也有网友质疑两人是不是在演戏博眼球博流量(7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

    这是一起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却很容易被娱乐化,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一名脑瘫诗人,余秀华近年来持续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热度,她颇具争议的诗、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与家庭生活等,均一次次将她推上风口浪尖。不久前她与小她十几岁的“90后”丈夫杨槠策结婚,再次点燃了网民的关注热情,尤其是,杨槠策当时坦言他们“关系的本质就是有所图”,让很多网民质疑他与余秀华结婚的动机。如今言犹在耳,家暴传出,有人表示,这其实是“猜中的结局”,并对余秀华冷嘲热讽,俨然将之当成娱乐话题。

    该事件被过度娱乐化,关注的焦点就会出现偏离,家暴受害者在拳头下的呻吟,就容易被娱乐新闻的七嘴八舌和嬉笑怒骂所掩盖,从而冲淡家暴事件的严重性。尽管外人不能先入为主地揣测家暴者动机,但过度娱乐化催生并扩大流量,却是不争的事实,当家暴者所受的惩罚远不及流量带来的利益时,谁能肯定此举不是“有所图”的一种形式呢?纵使此次不是,但关注点的偏离,也会对家暴等行为产生激励作用。

    因此,让家暴案回归事件本身,就得找准看待事件的视角。少谈这个家庭的特殊性:将这起事件与当事人此前的热点事件进行切割,视家暴受害者为普通家庭妇女,当作需要得到特别保护的残疾人,并对施暴者违法行为进行谴责,方能避免被余秀华家暴事件的特殊性一叶障目。

    此事件的处理,更不能仅当作名人的娱乐八卦事件来看待,不仅司法应尽快介入,而且残联、妇联等群团组织,也应形成监督,对受害者给予相应保护。在处理的力度和方式上,则应考虑名人因素,作出特殊安排,因为只有适度加大对施暴者的惩罚力度,才能对冲关注与流量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施暴者得不偿失,更不至于成为反向示例。

    名人遭受家暴,是比较独特的一种现象,可能被质疑是“博眼球”操作,因而增加防范家暴的难度,同时又因为社会关注度较高,可作为普法教育的典型素材。其自带的流量用对地方则对社会有利,用错地方则会形成很坏的影响。看待和处理此类家暴,理当更为谨慎和严厉,避免被带偏节奏、被流量裹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