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生求索“黑白间”

——缅怀母亲林元宁

    

    

    

    

    戴晓林

    

    6月24日下午,骄阳当头,突然间狂风大作,瞬间落下的冰雹,打得人措手不及……当天下午正值母亲出殡,奇异天象让我联想到关汉卿笔下的六月飞雪。

    20日晚上9时许,我走进与老妈同住的房间,一进去就发现老妈不对劲:人略微右侧,眼睛已闭,嘴张着,一动也不动,这个姿势已经保持一天了。我马上叫来三个姐妹,她们也不敢确定,最后叫来了小妹的儿子。他是个医生,仔细按了母亲的脉搏,翻看母亲的瞳孔,给出了结论。顿时,悲哀笼罩了整个房间。

    母亲的不幸,事出意外。20多天前,她跌了一跤,导致左股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其实母亲此前已经跌过多次,去年就有三次,但每次都化险为夷。我们5个子女都感到神奇,觉得母亲是金刚不坏之身。她的骨骼非常好,98岁的人还是满口原生牙。去年她生日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专门发了一张她吃甘蔗的照片,大家啧啧称奇。我们期盼着奇迹再次出现,但是,这次没有。

    她的最后一摔,本是可以避免。那天晚上她已经睡下了,却又起来,想看看我在不在外面厅里,走到房间门口就摔倒了。这一摔,摔掉了我们最美好的愿望。之前,我们毫不怀疑母亲能活过100岁,甚至是“工作到100岁”。她不但身体好,心态也好,她64岁学骑自行车,77岁学电脑写书、网上购物,84岁还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呢。

    我们5个子女在朋友圈和各自的群里发出讣告后,亲朋好友纷纷赶来,沁怡安养院人流不绝。

    中国民主促进会宁波市委员会、宁波市文联、宁波市教师教育学院分别派代表前来送别母亲。宁波市委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处、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宁波市钢琴艺委会、宁波市宝韵幼儿教育集团等20多家单位送来了花圈。更多的是母亲的学生,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最令人感动的是外地学生及其家长。远在武汉的陈贝尔爸爸赶来了,远在南京的朵朵爸爸赶来了,在杭州的杨波、单良君赶来了,在上海的张楚晗已经买好了机票,因为行将结婚双方家长认为不大适合奔丧,才放弃前来;远在大洋彼岸加拿大的蔡圣妈妈发来信息:“遥隔千山万水,隔不断蔡圣及我们父母对林老师的怀念之情,谢金雅琴老师替蔡圣捎去哀思的花圈……”

    由于媒体的传播,更多的人知道了母亲去世的消息,第四天前来看望的人更多了,我们5个子女不停地为未能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代理花圈花篮,以致花圈似海,挽联如潮,灵堂外的三面墙上堆满了花圈。

    孙晓璐为昔日的恩师弹奏了李斯特改编的《奉献》。这位母亲最得意的弟子,天赋极高,当年一眼被母亲看中。孙晓璐幼时曾在宝韵幼儿园与众多琴童打擂获胜。那时,她能把《巴赫初级钢琴曲》共28首曲子全部背下来。晓璐在演奏中把对老师的惜别思念之情盈溢在一俯一扬之间,一抚一抹之中。

    吴浩颖从美国发来贝多芬《告别》的弹奏视频,音乐有起伏有跌宕,但更多的是娴静淡然,一如母亲最后的时刻。我以为,用音乐来表达哀思,是最好的形式,也是最高的礼仪。

    因为疫情,丧事简化了。出殡那天,殡仪馆只准许20个人前去送行。我们谢绝了大家的请求,但仍有很多人执意要送母亲最后一程。

    朋友们劝我节哀,说这是喜丧,不必过于难过。是啊,母亲享年98岁,走时安详娴静;母亲儿女五个,四世同堂,下辈人丁兴旺,发展势头良好。这不是喜丧又是什么?

    我没有太过悲伤,因为这些悲伤早已化作平时的孝行。我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这样。老妈在世的最后一段时光,我们个个扇枕温衾,晨昏捧袂,精心照顾,毫无怨言懈怠。

    鉴于我们无愧于母亲的坚实底气,我们在整个治丧过程中大胆舍弃了传统的繁文缛节。我们取消了念念吹吹打打的“佛事”,代之以播放肖邦的钢琴协奏曲;我们没去寻找司仪要求的“28个硬币”,拿着这些钱币无非是说些发财、福禄之词,这与参加大殓仪式的亲朋好友的品位格格不入;我们没有提供送花圈送被子亲朋好友的详细名单,这200多人的名单报一遍,多冗长多俗气啊;我们也不打算“做七”,因为“做七”只有49天,而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母亲一生值了,自早年进入国立福建音专起,抚琴80多个春秋,终生与音乐为伴。她影响了宁波近万名琴童,培养出蔡圣、郑洁、徐持、刘思思、张追、孙晓璐、陈宇兰、柴泽夫、沈周忆、单良君、杨建森、杨波、陈华等优秀的演奏家和钢琴教师。母亲曾获得宁波市十大老艺术家、宁波音乐成就奖等荣誉,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而她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昵称是:“钢琴奶奶”。

    为母亲感到骄傲。母亲永远在我心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