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甘心被骗”警示双重补缺

    

    

    张玉胜

    

    “警察同志,能不能不要处理他?”年逾八旬的陈伯替犯罪嫌疑人开口求情时,民警吃了一惊,“他比我儿子还关心我,我都把他当成‘干儿子’了”。日前,杭州市钱塘区公安分局侦破了一起针对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案件。陈伯的“干儿子”就是团伙成员之一,而陈伯不知道的是,他在“干儿子”微信里的备注,竟然是“仆人4”——这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仆人”在这个“干儿子”嘘寒问暖、连哄带骗的手段下,花高价买下了那些来路不明的“名贵滋补品”(7月12日《杭州日报》)。

    现实生活中不乏老人被骗的案例,尤其常见的是老人们被骗子“嘘寒问暖”之后,便心甘情愿花高价购买“三无产品”。本案看点不只在于骗子打“亲情牌”忽悠老人,更在于得知真相后的老人仍替嫌疑人求情。老人“甘心被骗”,背后折射出亲情抚慰的缺欠和防骗教育的缺失,警示我们亟待补齐双重短板。

    相较于过往组织“授课”、反复“洗脑”,让老人相信保健品“功效”而后被忽悠掏钱的老套路,当下骗子兜售保健品的技术也讲究“个性化”、打“亲情牌”,以“套近乎”、拼“售后”、问“冷暖”的方式俘获老年人。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刘某就是用拉家常、联微信、问身体、询病情的方式,逐步接近老人、征服老人,甚至被老人以“干儿子”相称。尽管骗子这种明里“关心”、暗称“仆人”的假惺惺令人作呕,但其着实给一些老人以“抚慰”和“陪伴”的假象。这应该给为人子女者以警醒与反思。

    诚如办案民警感叹,骗子瞄准的施骗对象多为独居老人,缺乏家人关爱才会把骗子当“干儿子”;有学历、有阅历的老人更容易掌握快递到付和微信联系等现代手段,才舍得花钱买“高端药材”;而年龄大和身体多病者,更易对“显著药效”产生信任感。民警提醒:只要家人多关心,老人便不会去他处寻关爱,“家人关爱才是老人最好的保健品”。

    应该说,上年纪的人吃些货真价实的保健品和滋养品无可厚非。骗子的可恶就在于,他们利用了老人群体的保健诉求,骗取和亵渎了老人诚挚的信任,并以假冒伪劣甚至极具副作用的东西欺骗、坑害善良的长辈。如此恶行必须严惩不贷。不过,骗子们的可恶行径也反衬出相关工作短板。质量监督机构及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鱼龙混杂的保健品营销市场进行认真和具有权威性的甄别与把关,科普工作者应当教会老人如何辨别保健品真伪,老人的儿女则应该在老人需求滋补保健品时主动帮忙选购,别给骗子可乘之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