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耕本土 绽放芳华

——探寻海曙群文艺术创作硕果累累的秘诀


原创当代舞《不老骑士》剧照。(海曙区文化馆供图)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江儒斌 刘金玲

    

    近日,海曙区文化馆最新原创的当代舞作品《不老骑士》,在2022年“一人一艺杯”宁波市原创音乐舞蹈大赛上精彩呈现,收获好评如潮。

    这是近年来海曙区文化馆群文艺术创作硕果累累的缩影。在日前公布的“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榜单中,海曙区“群文艺术创作海曙模式”位列其中,为全民艺术普及类全市唯一获奖者。

    海曙区文化馆馆长毕小龙认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有千百种方法,但最根本的还是深耕本土、扎根群众,“群文创作必须更突出内容的喜闻乐见,让观众看得懂,才能引起共鸣。”

    在精品创作中,海曙区文化馆始终以弘扬本地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为主要抓手,组织群众艺术创作者开展以海曙元素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让创作更贴近生活。

    从最初的《老墙门》《网络女孩》《阿婶合唱团》《快递小哥》,到如今的《不老骑士》《海曙楼》《老家味道》……在群文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海曙区文化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鼓楼城墙上的一砖一瓦、忙碌奔波的快递小哥、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这些历史沉淀的、生活赋予的美好,都被烙印在作品中,让文艺作品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

    海曙原创的文艺精品推陈出新,并在各大赛事中屡获殊荣,离不开专业素养高、富有创作热情的专业团队。

    记者了解到,海曙区文化馆为了更好地激励基层文化单位业务干部的创作积极性,除了每年组织文艺骨干参加省、市各类专业培训外,还通过建立“6+1考核”体系,让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立足自身岗位实际,每年撰写一篇论文、组建一个文艺团队、组织一项专业活动。

    目前,海曙建立的“民间文艺人才储备库”中人才济济,声乐演员有鲍秉权、于天夫等,舞蹈演员有毛乾峰、叶蕾蕾、李健等。“虽然‘储备库’中的许多‘老戏骨’并非科班出身,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素质与专业演员相比毫不逊色,成为海曙精品创作不可或缺的力量。”毕小龙透露,在近期的《不老骑士》《海曙楼》《老家味道》等原创作品中,就有他们积极参与的身影。

    人民是群文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而文艺精品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创作和传播文艺精品中,海曙区文化馆主动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山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近三年共计开展“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服务下基层、下企业培训辅导活动3714课时,受益群众20万人次;两年来,共计开展送戏下乡、送剧到家、送课进厂等活动277场,惠及10.4万余人次。同时,建立大学生现场课程、假期实践、志愿者“三下乡”等机制,为群众送去精品演出,教授孩子们学习文艺技能。

    今年,海曙区文化馆还重点打造了“艺家人”文艺志愿服务团队,联合省、市、区一批有技能、有奉献、有担当的艺术领域专家、文艺爱好者担任文化志愿者,化身“艺术村长”,精准服务每个镇乡(街道),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艺术特色,切实提高文化惠民的服务水平,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