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休老干部宋海宝(中)正在进行矛盾调解。(王博 王朝武 摄) |
记 者 王 博 通讯员 王朝武 实习生 孙固江 退休后如何发挥余热?在高新区新明街道有12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凭着一颗积极行善的心,退而不休,仍然活跃在矛盾调解工作一线,积极参与基层物居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退休前,他们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老师,还有的是企业高管,都是在各自领域深耕的精英;退休后,他们回归社区,孜孜不倦地服务群众,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小区里,哪些居民是热心人,哪些人脾气古怪,哪几户生活困难需要关注,哪几户有矛盾积案需要持续帮助,他们都了如指掌。 前不久,老庙小区雨污改造施工中,一居民路过该路段时腿被划伤,要求施工方予以赔偿。调解员宋海宝介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仔细踏勘发现,施工现场既没有设置警告标志,又没有采取安全措施。抓住这一点,宋海宝主动与施工方沟通,摆事实讲道理,最终施工方同意赔偿医药费并额外支付营养费1000元。 滨江花苑冷库纠纷是近几年该街道调解的涉及人员最多的案件。2020年6月中旬开始,先后有多位居民因滨江花苑小区某居民楼一层用房出租开办冷库一事投诉举报,主要投诉理由为噪声扰民和使用氟利昂、泡沫污染环境。调解员王玉琴等人多次约谈房东和承租人,向他们说明了居民们的担心。其间,调解员们借助街道力量,多方协调相关部门,在平衡商业活动与保护企业权利、解除人民群众担忧之间,做到了兼顾公平。“这个案子,我们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12位调解员全员出动参与。后期,调解员们不惜动用私人关系,一起帮助承租人找冷库,最终找到新冷库后,承租人答应搬离,并全部拆除机械设备恢复原状。”王玉琴说。 “我们这支退休老干部调解员队伍,不仅业务上各有所长,工作上也充分发扬老革命精神,兢兢业业。”新明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相关负责人成德龙说,对待调解双方,调解员们总是耐心倾听,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双方各执一词的纠纷,调解员们就多次上门查勘,找准矛盾症结。 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些老干部发挥夕阳余热,新明街道专门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线上借“网”收集、分流、处置矛盾纠纷;线下综治、信访、司法、劳动监察、物业管理等人员通力协作,配合调解员一起帮群众解决问题。 如今,在多方加持下,这支调解员队伍行动有速度、执行有力度,深受群众好评。在业务方面,调解员们坚持每周一次面对面进行业务交流,集体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针对个别调解案件进行复盘,深入交流探讨。在案件处理方面,调解员们主动自我加压,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争议不大的一般性矛盾纠纷,调处及回复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对涉及多个责任主体或者集体联名投诉的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调处及回复时间不超过30日。 据统计,过去三年里,这支调解员队伍累计参与街道信访案件143件,已办结143件,涉及垃圾分类、噪声扰民等,还成功化解了两起十几年前遗留下来的积案。同时,12位调解员还深入街道下辖的4个社区,共调解案件22件,成功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