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7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来“割稻客”忙“双抢”

割稻机正在卸稻谷。(陈莹 摄)

    

    

    

    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陈莹

    

    “割稻客”,是江浙地区对盛夏季节早稻收割工人的称呼。烈日下,他们在田间驾驶着割稻机,为赶农时争分夺秒,尽可能早地把稻谷收割完毕,为晚稻种植争取时间。我市大部分抢收工作是由外乡来的“割稻客”完成的。他们吃睡在车上,用汗水助力“双抢”进行时。

    徐海珊和她的老乡们就是外来“割稻客”。“我们来自江苏连云港,一个星期前从南昌赶到宁波,近一个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正在镇海九龙湖镇中心村忙碌的徐海珊告诉记者。

    夫妻配对,是外来“割稻客”的常规组合:丈夫是割稻手,妻子则做好后勤工作。徐海珊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来了10个人,开了6辆车,而大卡车也成了众人临时的家。徐海珊带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家”:车身挂满了晾晒的衣服,车上有大水罐,可以解决日常洗漱,车内装了空调,把座位放倒就是一张床……

    徐海珊告诉记者,“割稻客”早上7点开工,下午5点收工,一天多的时候能收70亩地的稻谷,少的时候也能收50亩地的稻谷,按照每天烘谷中心的体量来安排收割量。“割稻机是我们自己带的,柴油也是我们自己的,这些都是成本,今年油价高,收割价也涨了一点,根据田块的情况,每亩60元至70元不等,半个月下来每人能赚1万多元吧。”徐海珊说。

    临近中午时分,烈日炎炎,虽然割稻机上装了空调,但暴晒之下仍酷热难耐。此时,田头传来一阵呼喊:“上午不用割了,烘谷排不上队了!”话音刚落,割稻机停止了轰鸣。把稻谷卸完后,割稻机上下来一名皮肤黝黑的“割稻客”,他叫李杰。“我是‘90后’,我们老家也种小麦和水稻,我从小就‘玩’机械,来外面割稻能多赚一点。”李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

    今年镇海早稻面积增加,收割任务繁重,“割稻客”忙完了这一家,还要匆匆赶往下一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